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1939年10月7日出生于美国西雅图,计算机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重庆师范大学数智化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人物经历
1939年10月7日,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一个工人家庭。
1961年,获得西雅图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1964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198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4年—2001年,任康奈尔大学工程学院院长。
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5月,主持建设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6月,由John Hopcroft教授领衔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12月,担任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
2024年6月24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1月26日,任重庆师范大学数智化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将
计算机科学萌芽阶段的零散结果总结为具有整体性的系统知识,提出用
渐近分析作为衡量算法性能的主要指标,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一大支柱。他在算法及数据结构设计和分析方面做出了成就。他探索并指出计算机科学的前瞻发展方向,在机器学习、并行计算和社会复杂网络方面做出一系列贡献。
据2024年7月
美国计算机协会官网显示,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先后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主要论著有《Formal Languag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Automata》《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Introduction to Automata Theory, Language, and Computation》《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等。
人才培养
2018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二届图灵班(2017级)开班仪式上,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寄语学生:“希望同学们不论在现有的课程选择,还是未来的职业抉择上,都能追随自己的兴趣,做自己热爱的事。希望在座的同学们在专业知识上学有所成,为中国国家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编著了计算机科学的教材《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Formal Languag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Automata》等。
从2011年起,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每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三个月,讲授计算机科学方向课程,据2024年7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已授课13门次,选课逾600人。他还将课程讲义近乎无偿地在中国出版,唯一的要求是售价在30元以下,保证所有学生能够支付。
2017年5月,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在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图灵班”讲授暑期课程“信息科学中的数学”。
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培养的学生很多成为领域内的学者,如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辛西娅·德沃克(Cynthia Dwork),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阿尔佛雷德·艾侯(Alfred V. Aho)、
丹妮拉·鲁斯(Daniela Rus),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吉尔·布拉萨德(Gilles Brassard),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郭百宁等都是他的学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的父亲是英国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由于在英国找不到工作,移居到加拿大,又去了美国西海岸,最后到了西雅图,在西雅图他遇到了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的母亲并与之结婚。
人物评价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为践行北京大学在相关领域培养拔尖人才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新闻网评)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领域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美国计算机协会评)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机器学习、并行计算和社会复杂网络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
澎湃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