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以来,霍童镇党委、政府展开对左岸琵琶洞1千米渠系的清淤和修复,并在该洞上游1956年建设的水轮泵旧址安装两台水轮泵,抽送引流霍童溪水,让琵琶洞渠系恢复通水。
霍童灌溉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
黄鞠主持兴建,是考古已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该工程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每个系统都由完备的干支斗农渠、调蓄陂池和农田组成。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十多千米,灌溉面积两万余亩,具有农业灌溉、生活供水、水力加工等综合功能。霍童灌溉工程整体结构坚固,明代虽然发生洪水致使霍童溪改道,但龙腰渠系保存完好。今琵琶洞虽已没用了,但与其衔接的上千米明渠还发挥着作用。目前,两处灌溉渠系仍然灌溉着6000多亩农田。
右岸龙腰渠是一条宽1.51~2.72米、深0.95~3米、全长5000余米的明渠。龙腰渠渠首筑20多米长的石坝,引水入渠,在龙腰自然村大榕树处分为两支:一支利用地形灌溉高处农田;一支引水入村,利用水位差建有五级水碓,借用水力进行磨麦、舂米、榨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之后渠水又分为两支:一支通过客山渠灌溉石桥洋千余亩良田;另一支进入日、月、星等调蓄陂池后,在石桥村内流经每家每户形成“三只蛤蟆九曲水”的生活供水体系。在分水处设立石蛤蟆,以改善水流条件避免冲刷,也便于对渠道进行分段管理。同时,为方便村民洗涤、消防、抗旱使用,沿渠系布置了砚池、金鱼池和罗星湖等调蓄湖池。
左岸琵琶洞,因流水声似琵琶弹奏而得名,后因洞内蝙蝠聚集,又叫“蝙蝠洞”。琵琶洞渠系总长9000余米,由明渠与7段隧洞连接而成。黄鞠采用“火烧水激凿石工法”,在山腹中凿出了一条总长达700多米的隧洞。现存的隧洞还有5段,总长约80米,宽约1米,最高处2.5米。
黄鞠(569~657年),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官授隋谏议大夫。其父黄隆官居隋朝内阁大学士,因忠言直谏而遭隋炀帝杀害。隋大业元年(605年),黄鞠遵父命携眷属坐船出海,弃官归隐福建宁德,先居七都,后迁咸村(今周宁县)。隋大业三年(607年),与姑父、隋光禄大夫朱福“易地而居”,定居霍童石桥村。当时,霍童溪两岸一片荒芜。黄鞠在霍童溪上建长坝壅水,右岸凿龙腰渠,左岸凿琵琶洞穿山引水。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霍童灌溉工程建成以来,使霍童溪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力大步向前,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霍童灌溉工程是隋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其采用“火烧水激”之法开凿,该工程一直延续使用,未有中断,是具有可持续特征的典范。
2019年10月,霍童灌溉工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