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9年,宋元崖门海战,宋太宗赵匡义的第十一世孙、上柱国大夫赵必樘在殉国前,托孤他人,留得血脉。其后代于公元1374年迁居古井霞路村,成为宋朝皇室后裔在霞路的始祖;霞路,成了古战场周边几大赵宋皇族村之一,600多年悠久历史,古村落底蕴深厚,顺利跻身广东省第五批古村落。
全村户籍人口近4000人,90%以上都是“赵”姓居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聚落呈“丁”字形分布,是一个发展和谐的古村落,积淀了丰厚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底蕴。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话、电视,全村有322户饮用井水,有322户通电,有26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2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8%和8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4户(分别占总数的79%和61%)。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1辆,拖拉机71辆,摩托车15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0户;装有
太阳能农户1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0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00亩,有效灌溉率为9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6 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9户居住砖混结构;有262户居住砖木结构;有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还有2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招设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丹凤一中。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4.0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261人,中学生110人。
住宅多为砖木结构,部分为混凝土结构的新建楼房。会城至古井公路在村内穿过,两旁商铺林立,习称天成墟,村委会坐落在天成墟内,新建金门公路贯穿村内的水田,两边商机无限,村内有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在读学生650 人,农业户数1205户,人口3942人,耕地面积3978亩,水田面积2206亩,鱼塘600亩,村内有著名的旅游区宋宗室亲臣赵公祠和百岁流坊,其他的各项建设正在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