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贝贝》是
张之路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首次出版于1987年,原名《带电的贝贝》。
内容简介
刘贝贝一出生就自己带电,一摸金属扶手,屋里就像掠过一道雪亮的闪电;他玩火车不用电池,而是用左手摸着线裸露的部分,另一只手间或碰一碰另一根电线裸露的部分,小火车就在轨道上飞快地运行起来。他喜欢搓手玩,因为双手一搓就会发生很多奇妙的事情:收音机发出噪音,电视一闪一闪,电铃自鸣,电子表唱歌,手中的树叶四周发出淡淡的绿色辉光。人体科学研究所把刘贝贝接去,准备进行研究。但他很想家、想学校、想同学。杨薇薇、晶晶、金凤和小狗黑利把他救了出来,他们跑到长城上去呼唤外星人,最终刘贝贝身体的电能被去除,回归普通儿童的正常生活。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87年,张之路在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和文学部主任的工作。他的任务就是与文学部的几位编辑一起每年为厂里提供五个可供拍摄的儿童电影剧本。有一天,厂长宋崇和文学部的编辑开会商议下一年电影剧本的选题计划。大家陆续地说了很多选题。有些有剧本,有些有提纲,有些只是构想。说完了,静场了。当时张之路正在酝酿创作一部长篇儿童小说,主人公是个带十分强烈的静电的小男孩,张之路心里把他叫“电孩子”,小说构思还不成熟。在那次会上,他忽然想起心中的那个“电孩子”,就提出了这个构想。宋崇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赶快写,写好了我来拍。”厂长的话给了张之路意想不到的鼓励。回家以后他用业余时间写了一个月,完成了初稿,剧本的名字叫《带电的孩子》,后来又修改了两次,最后剧本定稿时名字改作《霹雳贝贝》。那个时候“霹雳”两个字还不常用,属于时尚的名词。1987年的秋天,电影《霹雳贝贝》开拍了。那时候,小说《霹雳贝贝》也有了第一稿。
人物介绍
刘贝贝
刘贝贝一出生就拥有“带电”的“超能力”,他对自己异能的认识和利用是本能的、非功利的,从中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超人的快乐,也品味了超人的痛苦,最终失去异能,回归正常生活。
杨薇薇
刘贝贝的好朋友,心地善良、温柔可爱,在刘贝贝进入人体科学研究所之后她和同学们制订行动计划,去人体科学研究所营救贝贝,觉得他们正在做着一件伟大而又神秘的工作。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霹雳贝贝》并未讲述民间童话故事中传统的英雄业绩,而是集中笔力描述带电人体的种种异能,以及这种异能给刘贝贝童年生活带来的种种趣味和困扰;而在充分展示超能力的巨大威力,让刘贝贝体味超人的自由与痛苦之后,又以主动放弃的方式使他丧失超能力,回归普通儿童的正常生活轨道。因此,从小说主题看,《霹雳贝贝》是融合爱的母题和顽童母题的协奏曲,既满足儿童的超人梦和顽童梦,又回归成人世界的亲情(温馨家庭)、友情和社会关系;既充满儿童式的游戏精神,又流溢出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艺术特色
《霹雳贝贝》中那些有关人体带电的新奇事件的描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作者根据科学原理展开想象,将奇闻趣事糅合在刘贝贝的生命体验中,使故事充满天真童趣,体现了作者儿童本位的立场。总体看,虽然贝贝的超能力使他没法亲近他人,却并没有造成大的伤害,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不小心电晕了杨薇薇。相反地,超能力使贝贝获得勇气和力量,为儿童的淘气和冒险行为增光添彩,使儿童的游戏精神得以舒展,从而构成小说童趣盎然的审美品格。
小说对儿童心理的刻画惟妙惟肖。作者熟悉儿童行为和心理特征,常常通过独特的细节描写刻画儿童形象。小说描写刘贝贝没有玩伴的孤独、不解,初试神力的惊惧、得意,对流浪小狗的温柔呵护,在杨薇薇面前充当男子汉的豪迈、神气,被隔离研究的苦恼、烦躁,渴望回归平凡的迫切心情,不带电之后开心得近于疯狂的表现等等行为与心理贴合的独特细节,真实刻画出贝贝顽皮可爱的形象和纯洁美好的心灵。杨薇薇的形象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薇薇的父母望女成凤,将她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对薇薇来说,和贝贝一起玩就是她的自由之梦。贝贝和薇薇的友谊是小说的亮点,两个孩子和小狗一起演绎出一系列精彩故事。
出版信息
1987年,《霹雳贝贝》由少年儿童出版社首次出版。
作者简介
张之路,山东人,作家、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集团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著有《霹雳贝贝》《第三军团》《有老鼠牌铅笔吗》《弯弯》等多部作品,作品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200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