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电影手册》是中国第一本以影评、导演对话、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与参展指南的专业性图书,以“网聚电影人的力量”为目标,关注新人的成长发展和中国电影商业和艺术方面的新浪潮趋势。现主编为
程青松。
电影理论
论作者策略
电影之惑
介入一个真实
“结构”综合症
静止与流动的影象:历史的神话与人的神话
朴质的开端:《神女》
我们可能的银幕形象
华语电影
《东京审判》:审给谁看?
《黄金甲》;市场之下的“黄金甲“
《江城夏日》:城市的苦涩漫游
《赖小子》:比石头更商业
《绿帽子》:爱情是生活的幌子
《新街口》:始于包子铺,终于避孕套
《站台》:你是尹瑞娟,我是崔明亮
《租期》:回望乡土
《图雅的婚事》:“觅婿养夫”提炼出普通人性人情
《最好的时光》:如兰花静静绽放
《结果》:等待与拒绝
《掩埋》: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
中国纪录片真想不能被掩埋
专题:《三峡好人》
《三峡好人》:生活是一片江湖
《三峡好人》:超现实色彩呼应时代
浪奔浪急中的三峡好人
专题: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之香港电影
作为“跨境视觉”的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二十年
一个导演的胜利:杜琪峰
和谐“黑社会”
我家城事
《放逐》:银河不再难以想象
欧美电影
《
007皇家赌场》:我们需不需要一个全新的“铁金刚”
《碟中谍》十周年纪念
《坏痞子》:默片、新浪潮及黑色浪漫
费里尼的《八部半》
奇异家庭的南瓜马车《阳光小美女》
《朱尔与吉米姆》:女人只爱自己
电影节指南
电影:一个需要用爱和一生去追逐的梦想
全球电影节参展指南
电影笔记
精致的平庸:论当前艺术电影的某种倾向
影象奢华的沉沦:有关中国武侠大片
外热内冷的假性探索:综论2006年中国电影
电影对话
上海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先生
香港电影研究学者张燕女士
第六代导演王超先生等
手册推荐
未来最有潜力的导演
最值得关注的作品
最有价值的电影图书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攻读指南
电影从DV创作训练开始
第一辑
2007年第一辑,主要关注了新的电影理论观点,2006——2007年的年度的华语电影趋势,同时我们也专访了网络已故影评人卡夫卡陆,以此文章纪念他的过早离世。2009年我们即将出版第二辑,主要关注2008年的华语电影,以及新的创作动向,独立电影和记录片等。
第二辑
作者介绍
程青松,青年编剧,电影批评家。担任编剧的电影有《电影往事》、《沉默的远山》、《丛林无边》、《幸福成本》、《晚安重庆》等;著作有《
国外后现代电影》、《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
看得见的影像》。2009年出任《青年电影手册》主编。
内容提要
踏入2009年,回顾2008年中国电影环境,我们深深感觉到中国电影批评实际上也已经站在转折点上。下面的文字将大致说明《电影手册》的立场和意见,也将说明我们对电影批评环境的期望与呼吁。
我们对中国电影批评的几点看法
一,缺少自觉的反省,电影批评变成歌功颂德的工具,致力于营造“儿童化的世界”,走向低俗,去制造廉价的甚至欺骗性的“歌舞升平”。缺少对电影内容及形式的理性怀疑和反思。
二,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牟利倾向驱使电影批评机构和个人纯粹为金钱而评论,淡化乃至忘记了自己所承担的批评责任,任意炮制“电影票房泡沫”,沦为商业的“皮条客”,理论成为论证票房至上的工具。
三,被主流媒体操控主导了主流舆论,电影批评语言风格呆板,简单地模仿、照搬、甚至挪用外来理论资源,不再遵循理论自身的逻辑(科学逻辑与创造逻辑),而必须遵循媒体的逻辑(一切以主流舆论为转移)。
四,批判地反思电影的目的在于批判地重构电影,对这一点,从法国新浪潮的巴赞、
特吕弗到
台湾新电影焦雄屏、
吴念真,所有真正的影评人都不曾讳言,而中国电影批评仅仅停留在思想的表达上,实践性不足。
五,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日,谢晋导演去世也令我们感觉哀伤,特发
朱大可先生对谢晋电影进行批评的文字,这恰好是我们对谢晋导演真诚的纪念。
六,2009年,当《南京南京》这样一部商业消费国耻的怪胎电影以买断一切媒体资源的方式恣意污染我们的视听的时候,我们深知中国电影批评的道路还极其漫长。因此我们将
崔卫平、
郝建、朱大可、张献民,
杜庆春,钭江明,李多钰等电影批评家的文字郑重地推出,也算是为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做一点我们觉得应该做的事情。《青年电影手册》也将以“批评”的姿态持久、深切地
关注中国所有的电影。
我们正面临的电影批评环境
社会愈加开放使得外来学术的译介(作为必要的可参考思想资源)和本土信息的获取(作为批判主体的认知-体验平台)成为可能,我们认为电影批判主体(批判者本身)的认识、认知、洞察与感受能力达到与其自身使命相当的水平,而充分展示了其内在矛盾与张力的电影批判客体自身的总体化(
萨特语)为批判主体形成思想提供了前提。主客体达到了历史所能容限的成熟度,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我们期待的改变与我们的决心
第一,反省性的批评首先是对观众习以为常的,或电影工作者有意为之、刻意雕琢的电影艺术的批评,同时,也是对电影艺术由以呈示或掩饰的社会现象的批评。
第二,科学的批评思维必须具有独立的、非依附性的品格,以自由意识的充分展开为前提、为基础,理论地把握批评客体达到的客观性、系统性。
第三,立足于对本土社会生活现象、新工业文明时代及电影作品的关系在张力性质上的深刻把握,创造性、构建性地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批评话语系统,形成既能包容电影艺术的统一性、又着力于中国电影批评与文化省思的强有力的解释框架和知识体系。
第四,以电影批评影响电影创造乃至推进电影创造,是独立批评的核心意义所在。
对我们来说,电影不仅仅是艺术,电影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相信中国电影有更多可能的作为,我们渴望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给我们精神上的支援。
目录
前言:
一、主流电影单元
(1)《集结号》Kitsch的美学 崔卫平
《集结号》的叙事 崔卫平
《 集结号》吹响的义务和任务 杜庆春
(2)《投名状》中
庞青云:大恶之下,焉存小善 郝建
(3)《立春》:崇高的荒诞或荒诞的崇高 李多钰
(4)《梅兰芳》:主题离散与政治解决 郝建
电影节归电影节 《梅兰芳》归梅兰芳 崔卫平
失踪的时代 钭江明
(5)《赤壁》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寓言安德鲁?萨尔瓦
(6)《二十四城记》:贾樟柯变脸王小鲁
(7)
方励:电影就是我生命最大的快乐与梦想 宋健君
(8)杜庆春;电影,一种生产领域 耿聪
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专题
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国电影 宋健君
《似水流年》专题片:1978-2008我们的银幕记忆 电影频道节目组
纪念谢晋:守住独立言说的底线 丁尘馨
“谢晋电影模式”大争鸣
——关于八十年代文化复苏浪潮的黑色记忆 朱大可
三、独立时代
(一)、独立电影评论
不透明的疆界 张献民
(二)新锐导演访谈
禾家:《大地》一首长着像纪录片的诗 耿聪
郝贻锋:找寻那片青春的迷离天空 宋健君
(三)、纪录片浪潮
(10)录像技术与创作的互动 张献民
(11)记录片的地缘政治 张献民
(12) 超市景观 徐展雄
(四)、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独立影像
中国独立电影在海外 Judith Pernin
朱迪四、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纪念专题
(1) 在安东尼奥尼的影子里 徐展雄
(2) 这些电影的结尾 王 杨
(3) 爱情都已经被淹没了 王 杨
(4) 你想要什么?—— 从小说到电影 张 旋
(5) 我记忆中的安东尼奥尼 侯宇靖
五、电影节(展)指南
第五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北京记录片交流周
云之南纪录片电影节
香港录象和数码短片节
获奖荣誉
2020年6月23日,获28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奖“年度电影评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