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平弦,又称“西宁赋子”,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三弦的定弦格式属于民间定弦法中的“平弦”而得名。主要流行于以
青海省西宁为中心的河湟农业区各县,是一种只唱不说,用多种曲牌联缀起来演唱故事或抒情的曲种。
历史沿革
青海平弦原名“西宁曲子”、“西宁赋子”,由京津伎女传入青海的民歌俗曲演变而成。在扬州清曲的流播中,以南方“赋子(赞)”的流变曲调为基础,兼收并蓄了元、明南北散曲及古今许多小调、小曲及其他曲艺曲种的一些曲牌,加以发展变化,在青海以西宁为中心逐步形成的地方曲艺曲种。
青海平弦形成年代最早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即乾隆至嘉庆年间(1791年—18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宁人根据曲牌名称“赋子腔”将青海平弦称为“西宁赋子”。
1954年,原青海省民族歌舞团搜集整理平弦曲艺音乐时,编辑出版了《青海平弦音乐》一书(青海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人们就约定俗称将“西宁赋子”称之为“青海平弦”。
1958年,青海省湟中县秦剧团将青海平弦曲艺搬上舞台,由秦腔演员演出了大型平弦传统戏《赵氏孤儿》,在湟中、西宁、兰州上演,引起热烈反响。
1961年3月1日,青海省正式成立“青海平弦实验剧团”,创作、改编和移植的传统戏、现代戏有30余部,经过精心细致磨合、实验、总结成功经验,青海平弦戏具备雏型。
青海平弦剧团在“十年动乱”中曾被撤销,1979年10月又得到了恢复。
2002年,青海省进行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将原省京剧团、省话剧团、省平弦实验剧团合并成立了“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青海平弦戏曲人创作出了《塔中塔》《日月湾》《未婚妈妈》等优秀剧目,青海平弦戏完全走向成熟。
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
青海平弦是一种只唱不说,不含表演的坐唱艺术形式,由演唱者一手持筷子,一手夹瓷碟互相敲击掌握节奏,以当地方言演唱故事。青海平弦表演形式亲切古朴,许多曲调演唱时带有“拉鞘子”,即常说的“帮腔”,观众可通过“帮腔”自然地融入表演,形成特殊的现场效果。
唱腔曲调
平弦唱腔曲调众多,属于曲牌联缀体,素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之称,系以南方“赋子”的流变曲调为基础,吸收南北散曲、古今小曲和其他曲艺曲种的曲牌而成。
赋子腔是青海平弦曲艺的标志性曲调。平弦演唱中较长的叙事段落、复杂的情节多用赋子调来演唱。赋子又分为:一般赋子、单篇赋子、三角半赋子。
背工调是仅次于赋子的主要曲调。曲调委婉,长于抒情。背工又分为:单背工、双背工、跺字背工、催句背工。
杂腔是段子组成中除了选用赋子、背工等曲调外,还吸取有【太平】【莲花】等20余首其他曲调可以任意选用。
小点又称“京岔”“岔曲”。以表现生活中的小事件、某种情绪(如相思、欢乐)见长。全段短小精练,情节单纯,活泼多样,吸收许多民间小调。
下背工吸收了另一曲种“越弦”中的前背工、后背工曲牌及又一曲种“下弦”(包括“青海贤孝”)曲种的旋律,加上平弦杂腔类中【离情】【皂罗】曲牌,组成新的联唱形式。
伴奏乐器
青海平弦常以民族小乐队伴奏,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板胡、月琴、笛子、二胡等,演奏时旋律丰富而变化多端,显示出古典音乐在青海地区流变的轨迹。
曲词特点
青海平弦曲艺唱词基本上属于格律诗,特别讲究韵律,曲词对仗工整,格律严谨,诗词化程度较高,有些曲目甚至直接演唱古典诗词曲赋名作或其中的名句。
经典剧目
青海平弦的传统曲目多为7字句和10字句韵文,传统曲目丰富多彩,仅各地搜集记录的就有二百余个,内容涵盖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风俗、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这些作品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唐诗宋词、元明杂剧、明清传奇和古典小说名著,如《白猿盗桃》源于《孙子兵法》,《孔子拜师》源于敦煌变文,《密建游宫》取材于《说唐》,《水漫金山》取材于《白蛇传》等等。
流行地区
青海平弦广泛流传于以西宁为中心的湟中、平安、湟源、大通、互助等地。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方言功能在弱化,观众群也逐渐老龄化,青海平弦后继乏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在不自觉中断了传承链条。另外,青海平弦因为是民间自发艺术,在资金募集投入上,艺术演唱的形式和经营上,传播途径上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青海平弦的流传地区和听众人数较之过去不仅没有拓展,反而出现了萎缩。青海平弦陷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
保护措施
1958年,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将平弦坐唱曲艺搬上舞台,发展青海地方剧种”的决定,并在西宁戏校设立了“培训班”,招收学员 40余名,为青海平弦戏曲培养了第一代演员和演奏员。
1985年,原青海省文化厅在陕西戏校委培青海平弦地方戏学员,献艺,创排、演出了许多部优秀剧目,培养产生了的第三代青海平弦地方戏演员。
2019年11月12日,西宁市文化馆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海平弦的保护单位。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青海平弦》项目评估合格,西宁市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传承人物
刘钧,男,1949年4月生,青海西宁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海平弦代表性传承人。刘钧自幼喜爱音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拜青海平弦艺术家马兆录为师,学习青海平弦,能完整地掌握青海平弦的演唱技艺,亦能演奏竹笛、扬琴、板胡、二胡等乐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多次在西宁市文艺家联合会、西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西宁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青海曲艺讲习班”上授课,为青海平弦实验剧团的演员做示范演唱,参与青海曲艺节目《伯牙摔琴》《大饯别》的创作。
入选非遗
2008年6月7日,青海省西宁市申报的“青海平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价值
青海平弦的演唱曲目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以叙事见长,故能寓教于乐,是青海省西宁市为中心的海东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俗学、民族学及曲艺曲种等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社会影响
2018年,青海平弦戏参加全国新年戏曲晚会。
2018年6月9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主会场活动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举行,青海平弦等46个国家级、省级、州级非遗项目进行展演。
2019年10月12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青海省文化馆和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的“传承经典放飞梦想”全省“青海平弦”在西宁市湟中县的展演。
荣誉表彰
2013年,大型青海平弦现代戏《未婚妈妈》,参加全国地方戏曲展演,获得全国优秀剧目奖,青海平弦剧团被原文化部确定为全国39个重点地方戏院团。
2019年9月,青海平弦《大美青海》获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全省群众文艺调演创作奖获。
参考资料
青海平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