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皮影戏,中国地方
影戏。流传于青海东部农业区。又称灯影戏,当地惯称影子。原以刻纸为影偶,清中叶由陕西、甘肃传入皮影,代替纸刻,改用牛皮雕镂。
造型和刀口风格与陕西皮影相似(见图)。戏班由5人组成,“把式”(主演者)一人,双手执影偶,边唱边操纵表演;“后台”(乐手)4人。乐器有弦乐、打击乐和管乐三类。弦乐有三弦、四胡,打击乐有小战鼓、大窝子乾鼓(暴鼓)、大钩锣、小锣、铰子、梆子、盏儿(碰铃),管乐有曲笛、唢呐、二码子(长杆喇叭)。这三类乐器由四名乐手演奏,每人至少要司三四件。唱腔属板腔体,板式分紧板、慢板、散板三类。紧板是基本唱腔,又分阴腔、阳腔两种,另外还有些杂腔杂调,用于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唢呐曲牌极丰富,原有70多个,现在仍能吹奏的近50个,如一句腔、两句腔、三元帽、披子令、拜洞令、两方赞、东方朔等。
另外还演奏一些民间小曲,如柳叶青、五更词、七谱儿等。音乐除鼓点、板路及少数唢呐牌子受秦腔影响外,其唱腔与乐器的运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剧目丰富,但无抄录剧本流传,多靠师徒口耳相传,不少老艺人都能记诵五六十本戏,主演者可根据历史人物传说和传统章回小说的故事情节,即兴编唱。传统剧目分为“大传”和“窝窝”。
“大传”指连台本戏,如《杨家将》、《岳飞传》、《西游记》等;“窝窝”指单本戏,如《子牙下山》、《渭水访贤》、《黄河阵》、《天台山》、《蛟龙驹》、《昭君和番》、《群英会》、《长坂坡》、《金山寺》、《满园春》、《三困锁阳》等。有时还演唱折子戏,如《藏舟》、《岳母刺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青海皮影戏进一步发展,编演了现代戏《妇女代表》、《白毛女》、《三世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