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
葫芦科黄瓜属植物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茎部细长和糙硬毛;叶片呈宽卵状心形或裂片三角形;花呈微柔毛黄白色;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种子呈狭卵形白色;花果期为夏季。
植物学史
草本考证
黄瓜本名胡瓜,为外来作物。南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讲饮食避忌时称“胡瓜合羊肉食之发热”。说明在中土文献中,最晚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胡瓜”之名,且有一定的食用经验。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开始著录胡瓜种植和收藏之法,:“种越瓜胡瓜法 :四月中种之(胡瓜宜竖柴木,令引蔓缘之)。收越瓜欲饱霜(霜不饱则烂),收胡瓜候色黄则摘(若待色赤,则皮存而肉消也),并如凡瓜,于香酱中藏之亦佳。”说明此时胡(黄)瓜至少在北方地区种植已较普遍,食用经验也比较丰富。
而黄瓜传入的途径很可能与佛教来华有关。胡瓜之名源自译经,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四分律》卷四十三 :“诸比丘在不净地种胡瓜、甘蔗、菜,枝叶覆净地,比丘不知为净不,佛言不净。时有在净地种胡瓜、甘蔗、菜,枝叶覆不净地,不知为净不,佛言净。” 这是说佛徒修身,如种胡瓜、甘蔗和蔬菜,立身净则净。
胡瓜即黄瓜是佛经中一个重要的譬喻或意象,在佛教本土即印度和克什米尔一带民众生活中比较常见,最迟在十六国中叶,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带来中土,最初应主要见于北方。所谓“胡”本应泛称天竺(印度)和西域。
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不分歧,具白色柔毛。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长10-16 (-20) 厘米;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长、宽均7-20厘米,两面甚粗糙,被糙硬毛,3-5个角或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齿,有时边缘有缘毛,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宽2-3厘米,深2-2.5厘米,有时基部向后靠合。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长0.5-1.5厘米,被微柔毛;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长8-10毫米,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萼裂片钻形,开展,与花萼筒近等长;花冠黄白色,长约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花药长3-4毫米,药隔伸出,长约1毫米。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长1-2厘米;子房纺锤形,粗糙,有小刺状突起。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 (-50) 厘米,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长约5-10毫米。花果期夏季。
生长环境
温度:适合黄瓜植株生长的温度为18~30°℃。在适合的温度条件下,植株健壮、根部发达、叶片肥厚和茎秆粗壮。一旦气温低于10°℃,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导致黄瓜生长停滞。一旦温度低于5°℃,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代谢,各器官停止生长发育,并且叶片小和节间变短。另外,当温度高于35℃,养分过度消耗,也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光照:当前大棚黄瓜种植主要依赖自然光照,一旦出现连阴天,不利于大棚黄瓜生长。为此,保证光照充足是确保黄瓜植株生长和产量提高的关键。在大棚温室种植中,及时揭开草苦,调节大棚内光照强度,若光照不足,可人工补光。
水分:与其他蔬菜相比,黄瓜需水量多,但黄瓜是浅根性作物,吸水能力差,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不同。调查研究显示,开花期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90%,盛瓜期田间持水量保持在90%~100%,生育后期田间持水量降至70%~80%1。另外,空气湿度也是影响黄瓜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
土壤:黄瓜根部浅,对水肥吸收能力差,最好选择土质疏松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有利于扎根。另外,土壤p H值5.5~5.6适合黄瓜正常生长,并且不能在盐碱地上种植黄瓜。
分布范围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
繁殖方法
黄瓜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种植技术
黄瓜作为常见的蔬菜,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技术也日趋成熟。大棚种植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能够为黄瓜生长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现将大棚种植黄瓜技术要点陈列如下。
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决定了黄瓜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为了打造理想的土壤环境,种植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深耕细作是土壤管理的基础,深耕不仅可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为黄瓜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还能将土壤深层的养分和有机质翻至表层,从而提高土壤肥力。黄瓜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通常为6.0~7.0。种植者可以通过施加石灰或酸性肥料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适宜的土壤pH值不仅能提高养分的有效性,还有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促进黄瓜健康生长。黄瓜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黄瓜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种植者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状况和黄瓜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水量。在干旱季节,增加灌溉频率,确保土壤湿度适中;在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避免土壤积水导致根系受损。
水肥调控
黄瓜整个生育期都需要有适量的水分支持其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黄瓜叶片会枯萎,果实发育不良;而水分过多则会导致根系会受损,引发各种病害。因此,种植者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水量,确保土壤湿度适中。与此同时,肥料作为黄瓜生长的营养来源,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黄瓜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如N、P、K等,这些元素对于黄瓜的生长、开花和结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黄瓜生长初期,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形成健壮的茎叶;而在开花和结果期,磷、钾肥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的发育。此外,微量元素如Fe、Zn、B等也对黄瓜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种植者需要根据黄瓜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制订科学的施肥计划,确保黄瓜获得全面且均衡的营养。
水肥调控并非简单的灌溉和施肥,而是需要二者紧密配合。所以需要结合灌溉进行施肥,使肥料能够充分溶解并被黄瓜吸收利用。同时,在灌溉时也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肥料质量浓度过低,影响肥效。
温度控制
黄瓜种植过程中,温度控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更是确保黄瓜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黄瓜作为一种温室作物,其生长发育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黄瓜的光合作用效率高,养分合成迅速,植株生长迅猛,果实饱满、翠绿、口感鲜美。过高的温度会加速黄瓜呼吸作用的进行,使其消耗更多的能量和养分,不仅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还使得果实发育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畸形、色泽暗淡等问题。同时,高温环境还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如白粉病、蚜虫等,给黄瓜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而过低的温度则会抑制黄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养分合成减少,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速度和果实的产量。长时间的低温还可能引发黄瓜冻害和寒害,导致叶片枯黄、果实软化,甚至造成整株死亡。此外还需要注意温室内的温度均匀性,并定期检查温室内的温度分布情况,为黄瓜生长创造稳定的生长环境。
病虫害防治
黄瓜霜霉病
霜霉病是黄瓜田间常见的病害之一,一般在黄瓜生长初期发生。选择抗霜霉病的黄瓜品种能够有效预防此病,且保证黄瓜在整个生长期几乎不发病。在黄瓜的生长过程中,还应注意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如果黄瓜田间出现此病害,可以每隔5 d均匀喷洒霜霉威等药剂防治该病。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侵害黄瓜叶片和茎部。为了有效预防白粉病,需要选用抗病能力和抗逆能力强的黄瓜品种,在田间管理时,尤其需要注意调节温度与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黄瓜定植后可以交替施用多菌灵、百菌清预防白粉病。如果黄瓜田间出现此病害,可以对其整株喷多菌灵或百菌清水溶液,且打药时黄瓜叶子背面要均匀喷施,这样更有利于控制病害。
黄瓜靶斑病
黄瓜生长周期内有时会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若同时遇到这两种病菌感染,就会出现黄瓜靶斑病,此病害在田间生产过程中难以防治。一旦发病,可以喷施特效叶斑灵加耘彩等化学药物治疗该病,也可选择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虫害
黄瓜在设施大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有白粉虱、蓟马、线虫等。白粉虱在夏季主要侵害黄瓜的叶片和果实,降低黄瓜的商品率。蓟马不仅会吸取黄瓜叶片、茎秆和果实的营养,而且会影响黄瓜的商品性,降低黄瓜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线虫一般在浅土层侵害黄瓜的根系,导致黄瓜根系不能吸收养分和水分而逐渐死亡。为了有效预防黄瓜虫害,需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深翻土地,并采用轮作的方式种植黄瓜。针对黄瓜主要虫害的有效治疗,可喷施敌敌畏、吡虫啉等农药。
下级分类
主要变种
西南野黄瓜(变种)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果实较小,长圆形或近球形,长5~6厘米,径4~5厘米,外面平滑,无瘤状突起。产云南、贵州和广西。常生于海拔700-2000米的山坡、林下、路旁及灌丛中。印度东北部、尼泊尔、缅甸、泰国也有。
育种现状
黄瓜虽然不是我国本土作物,但栽培历史悠久,食用方法多样,品种资源丰富,目前,黄瓜育种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黄瓜按照生态类型可分为华北型黄瓜、华南型黄瓜、欧洲温室型黄瓜和其他类型,中国的黄瓜主要是华北型和华南型两种类型,华北型黄瓜的生产区域分布范围广泛,华南型黄瓜在沿海地区生产相对较多,欧洲温室型黄瓜无刺主要用作拌沙拉,还有一些用作腌制黄瓜的其他类型。从2019-2023年申请品种保护的5年数据看,华北型黄瓜335件(62.38%),华南型黄瓜133件(24.77%),欧洲型黄瓜51件(9.50%),其他类型18件(3.35%),其他类型中有4件是用来腌制酸黄瓜;温室专用148件,春大棚专用25件,秋大棚专用6件,露地专用23件,适用于所有栽培类型的335件。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黄瓜育种目标由原来的追求高产逐渐转变为对品质的追求,育种家更倾向于选育具有瓜条顺直、瓜把短、刺瘤密集和颜色油亮等商品性状的黄瓜品种。
主要价值
观赏
黄瓜茎蔓,叶片碧绿,花黄色,瓜绿,白或黄色,并且花果期长,有一定观赏价值。[9]现已有一些观赏黄瓜品种推出,如金童和玉女, 这类黄瓜属“手指黄瓜”和“迷你”小黄瓜类品种, 在北京郊区农业观光园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主要供游人采摘和作为装箱礼品菜配送。
食用
黄瓜的食用方法很多, 生吃、凉拌、炖汤、炒食、腌制等均味道鲜美。
黄瓜既是蔬中佳品,也是一味治病防病的中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瓜味甘、性凉,能清血除热,解毒消炎、解渴、利水、除湿、滑肠之功效。”其肉、皮、秧、籽、根、藤、瓤、蒂、头均可入药。皮可利尿;秧可清热;籽可接骨;根可解毒;瓤可滑肠镇痛;蒂可降血压;藤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黄瓜头有消炎镇痛和抗菌作用。
参考资料
黄瓜.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9:00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