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紫葛(Cissus javana DC.)是葡萄科白粉藤属常绿草质藤本。具卷须,根茎肉质,具棱,紫绿色。单叶互生,卵形或长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有白色斑块,下面紫红色。聚伞花序,羽叶对生。浆果。
草质
藤本。小枝近4,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羽叶对生。叶戟形或卵状戟形,长6-15厘米,宽4-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每侧有15-34个尖锐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干时两面显著不同色;基出脉5,中脉,有
侧脉4-6对,网脉下面明显;
叶柄长2-4.5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托叶草质,卵圆形或卵椭圆形,长3-5毫米,宽约3毫米,无毛或被疏柔毛。
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二级分枝4-5,集生成伞形;花序梗长0.6-4厘米,被稀疏短柔毛;花梗长2-15毫米,几无毛;
花蕾椭圆形,高2.5-3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无毛;
花瓣4,椭圆形,高约2.5毫米,无毛;
雄蕊4,
花药卵椭圆形,长略甚于宽;花盘明显,4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钻形,柱头略微扩大。
果实倒卵椭圆形,长约0.6厘米,宽约0.5厘米,有
种子1颗;种子倒卵长,椭圆形,顶端圆形,基部有短喙,尖锐,表面有显著钝棱,种脐在种子背面基部与种脊无异,种脊突出,腹部中棱脊在种子中部以上突出,两侧洼穴显著。
花期6-10月,
果期11-12月。
分布于尼泊尔、印度、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生长于海拔600-2000米的山坡林中、草丛或灌中。喜湿润的土壤环境,喜疏荫环境,避免日光直射,喜温暖,怕低温,在18-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5℃。
该种植物以
扦插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4-6月进行。在采条前要将母株培育好,应该使用中上部枝蔓作为繁殖材料。先要将所采收的枝条剪成10-12厘米长的段。注意下部剪口应尽量紧靠芽眼,这样有助于插穗生根。然后将它们保持适当间距插在铺有细砂的苗床上,为了保湿,苗床应设置拱形棚架,上覆无色塑料薄膜。以后经常喷水,应该进行遮荫。在插穗没有生根长叶前,不要使其接受日光照射。在繁殖过程中,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6-22℃的范围内。避免棚内气温过高,否则插条会过早萌芽而影响生根。当少量繁殖时,亦可采用压条法进行育苗。
地栽宜选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盆养可使用由
腐叶、
粗砂、
园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质,它们的比例按体积计依次为1:1.5:1.5。
地栽:青紫葛种苗多于春季3-4月进行定植。应选择地势较高、开阔向阳之地,最好避开风口。通常在设立好的支架旁,保持50厘米的株距挖穴,其直径约为30厘米、深度约为30厘米。通常每穴栽种三年生苗一株,注意同侧小苗与支架的距离应保持一致,以使之顺利上架。先将其扶正,使根系展开,随后覆土压实。接着浇透水一次,经3-5天后,还要再浇二水。
青紫葛生长旺盛阶段应保证水分的供应。冬季要使土壤处于微潮偏干的状态。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除在定植时施用基肥外,夏秋生长旺盛阶段可每隔2-3周追肥一次。青紫葛每天接受散射日光不宜少于4小时。当枝蔓长约20厘米时,应该将其牵引上架。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青紫葛不易患病,亦较少受到有害动物的侵袭。该种植物为多年生,其地栽者最佳观赏时段自成形后可达10年以上。盆栽者的最佳观赏时段自成形后可达6年以上,如有非管理因素的长势减弱现象发生时,可以考虑更新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