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玉壶春瓶
山东省济宁郊区李营乡出土的元代一级青花瓷
元代青花玉壶春瓶,山东省济宁郊区李营乡出土,喇叭口,细长颈、胆腹、圈足略作外撇,高27.5,口径8.5,底径8.2厘米。
两件
茂叔爱莲纹玉壶春瓶
喇叭口,细长颈、胆腹、圈足略作外撇,高27.5,口径8.5,底径8.2厘米。全器内外施釉,釉面透明度较高,胎土细白,露胎处呈火石红色,青花浓艳,略带褐色斑点。口沿内侧饰一周草叶纹。颈部饰一株柳树及垂枝。上腹部的人物图案是全瓶装饰的主纹,是根据唯心主义理学的奠基人,北宋周敦颐(茂叔)爱莲的故事描绘而成的。周茂叔朝着莲池,坐于池边石上,“远观”池中荷莲,欣赏着“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洁形象。另一人为来访者,目睹莲池,两人相向,作对话状。茂叔左侧为一莲池,周围衬以小石、丛竹、花卉等,人首两侧饰流云纹。下腹部弦纹下,环一周卷草纹,下饰八瓣仰莲,瓣间绘卷云纹。整个瓶体,画面清晰,线条流畅,主题突出,布局合理,造型挺秀大方。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一生独特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北宋以后,周创建的理学思想被他的学生二程以及朱熹发扬光大,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理论支柱,周敦颐也当然就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在民间,因周敦颐作为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的地方官,颇受百姓拥戴,加及周的名篇<爱莲说>的问世,人们已传为美谈。时至元代,“戏曲小说和版面的发达”,以 历史故事题材为画面的艺术品极为盛行,如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三顾茅庐等都被作为元代青花瓷器的装饰画面。“周茂叔爱莲”是“四爱”画面之一,还有“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合称四爱。
由于“茂叔爱莲”这人故事的画面在元代青花瓷器上极为少见,所以<中国陶瓷史>上也没有提及,故这件元代青花茂叔爱莲纹玉壶春瓶就显得极为珍贵了。
青花荷莲纹玉壶春瓶
造型同前瓶,圈足露胎处可见火石红色。通体施釉,略呈浅青灰色。青花图案略带灰调,色深处可见明显下凹的黑色斑点。高27、口径8.5、底径8.5厘米。口沿残,口内沿饰卷草纹一周,颈肩处饰四瓣覆莲,瓣间绘有卷云纹,下饰一周边钱纹。上腹饰四从荷莲纹,是瓶体主题纹饰,丛丛莲花争相开放。下腹饰八瓣仰莲,与主题纹之间以一周卷草纹相隔。 时代与产地
上述两件青花玉壶春瓶的釉色、纹饰、青花色泽略有不同,且“茂叔爱莲”纹玉壶春瓶的纹饰层次较少,而荷莲纹玉壶春瓶的釉面青白,青花色泽带灰,这些都为元代至元时期青花瓷的特点,但是我们认为这两件器物应属于至正早期制品。第一,两瓶同为一个墓葬出土,两瓶下腹的八瓣仰莲和其间的卷云,最大腹颈处的一圈卷草纹及莲花、弦纹的绘画装饰手法相同,瓶的胎土、造型及大小也基本一致。第二,前瓶釉面度高,青花图案深蓝浓艳,略带蓝黑色斑点,后瓶纹饰繁密。这些都是典型“至正型”青花瓷的特点。两只瓶既有部分特点同至元时期的,又有部分特征与至正时期类似,所以定为至正早期制品为妥。
济宁博物馆
元代,一级,济宁市任城区李营乡出土。青花瓷是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c左右高温烧成后,呈现出兰色,习惯上称为“青花”。青花瓷器的魅力所在,主要是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彩的兰色彩绘,幽菁可爱,图案装饰雅俗共赏。玉壶春瓶是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器物,在元代流行较广,沿用时间也较长,南北各地均有烧制。此瓶由山东省济宁郊区李营乡出土,通高28.6、口径8.3、腹径14.6、直径8厘米,侈口,平沿,束颈弧腹下垂,圈足,沿面上饰缠枝莲纹,颈部饰焦叶纹及钱纹一圈,其下饰6瓣倒变形莲瓣纹,腹部饰两圈缠枝花果纹,近底部饰一圈变形莲瓣纹圈足饰一周缠枝纹。整个器物的装饰特征的是,层次多、画面满,但由于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并不给人以琐碎和堆砌的感觉。笔法用实笔画线一笔点画,整体感强。勾勒渲染,笔道较粗,值得注意的是主题莲瓣纹的的外轮廓留有一道不清晰的白边。胎质细腻,釉面光滑,青花发色纯正,色彩也很艳丽。从胎质、装饰、釉色等各方面观察,这种青花器的烧制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是元青花器的典型代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7 02:16
目录
概述
两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