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区扶欢崇恩寺是宋皇敕赐所建。“崇恩寺”之匾额名“青莲院”,取《法华经》谓
妙音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之意。
据传,赵高峰(1012-1114),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进士,累官至长沙太守,元祐八年(1093)告归。敕赐所居扶欢山(现重庆市綦江区扶欢镇)“崇恩寺”之匾额名“青莲院”
据史料记载:赵氏先祖
赵贵由天水南安(今甘肃省
陇西县东南)迁洛阳;赵贵之孙赵玥生赵崇本,迁今山西省太原阳曲县红桂村,世为晋人。赵贵第八世孙赵瓒,唐建中四(783)年出任播州司马,世居播州。赵瓒第四世孙赵开璜(黄),乾符三(876)年应募参加杨端南征驱逐南诏国陷播州势力,因功占据、镇守今綦江县扶欢,世居,其后裔派衍今渝、黔。赵瓒先祖赵贵,犯谋逆罪,家族遭严重挫折,其子孙避难隐居。其曾孙赵崇本,落业定居太原府
阳曲县红桂村。隐居数世,赵瓒出仕任官。
赵开璜的孙子赵高峰,宋元丰元(1078)年,官长沙太守,80岁那年,春播时久未下雨大旱,出城祷雨,偶见一农女顶烈日在地中栽种辣椒,奇问:“久旱未雨,所种稼禾能活乎?”农女答:“不怕天干,只要地润。”时赵高峰夫人张氏早逝,续夫人欧阳氏又早卒,各留一子名赵伸、赵参倡。赵高峰从农妇答语中悟出“不怕夫老,只要妻嫩”弦外之音,续娶焦氏黄花,次年生赵参仰。赵高峰的表弟罗廷献见赵高峰80岁得子,作《七绝》诗粘贴于壁嘲弄赵高峰。赵高峰见后,命人揭去,回吟《七绝》“八十老翁得一娃(音:蛙),笑煞长沙万万家。果是老翁亲骨脉,依然复仕坐长沙。”果然,哲宗皇帝亲政后(1086年),赵高峰告老还乡安居綦江扶欢坝,赵参仰接任长沙太守。
两块匾采用阳刻手法雕铸而成,中央分别写着“椿萱并稀”、“
至公无私”等字样,前者还刻有“乾隆二拾四年己卯岁仲夏月吉旦七十上寿赵国梁立”、“特署四川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五次桂写”等内容,后者则刻有“乾隆三十九年岁次甲午黄钟月朔日吉旦约乡赵光昭立”、“署四川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李写”等字样。专家认为匾中“椿”、“萱”是两种植物——有辞书称,“椿”为形声字,从木,春声,本义木名,指大春,庄子自爱《逍遥游》中说,“上古有大椿者,以把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古人以为椿树长寿,故因以喻父。而“萱草”是中国古老传统中的母亲花,在西方的康乃馨还没有成为母亲花之前,萱草就作为母亲的象征。当地文物部门已将两块匾申报为市级文物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