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太乙十三式
体育项目
青龙太乙十三式全称为金蟾行功青龙太乙十三式,是吴宝昌所传的独特太极拳法。在天津一带传人较多,风格较为独特、锻炼效果明显。
基本传承谱系
吴宝昌(1907-1990),字子云,自幼喜爱武术,曾跟随李瑞东的弟子刘剑青学习过金刚八式、跟随靳文斌学习过108式杨式太极拳、跟随游方道士王真一学习过坐功心法。
吴宝昌在辽宁沈阳开设有饭馆,与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狄龙派太极宗师司星三的弟子张振芝较为熟悉,并拜其为师。后来吴宝昌到天津河东开设火柴厂,便邀请张振芝来天津授艺。可惜的是,尽管两人朝夕相处两年多,吴宝昌并没有学得张振芝的“武当龙形太极拳”,吴宝昌对此后悔不已。
靳文斌是靳筱轩的弟子,靳筱轩的技艺得自小架通背拳创始人、祁信儿子祁太昌的弟子张玉春(有说张有春,人称张燕子、张老信)。这样看来,青龙太乙十三式与李式太极拳、龙形太极拳、杨式太极拳、通背拳等应有亲缘关系。
吴宝昌曾留日求学,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文革”后期,在王子青等弟子的建议下,吴宝昌对太乙十三式进行了系统整理,写有《金蟾行功青龙太乙十三式初稿》一书。其在天津的主要弟子有侯保钰、王子青、朱景田、陈继舜、赵金山、庞耀华等。其中王子青传人较多,其主要弟子有王永刚、谢宗福、刘玉、常永革、随钦起、纪寿健、陈东本等人。
技术体系
(1)功法:八卦九宫桩。
八卦九宫桩共包括坤卦桩、离卦桩、乾卦桩、坎卦桩、震卦桩、巽卦桩、兑卦桩、艮卦桩、九宫桩九种桩法。习练时要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2)徒手套路:青龙太乙十三式(108式)。
青龙太乙十三势讲究带功行拳,非常注意神意的运用。
金蟾行功讲究一字法、二字诀、三字功、四字谛、五字歌、六字要、七字忌、八字变、九字意、十字气,即所谓的“金蟾行功十要”。行拳时身动犹龙、步移似熊、脐如球转、手必弯弓、气贴于背、自然含胸、曲中求直,一派神行。
(3)器械套路:十三枪、八仙行剑。
(4)推手法:与杨式太极拳基本相同。
基本理论
青龙太乙十三势与其他太极拳主要有如下三点区别:
①还胎息:“金蟾真谛在呼吸”,青龙太乙十三式的还胎息与其他太极拳的自然呼吸法不同。它讲究呼吸与肚脐、口的配合,最后达到似有似无、深沉均匀的境界。
②手中有物:青龙太乙十三式行功时不但要形似,还要神似。练习时要手中有物,和大气有摩擦。
③一条龙:“太极开始到至终,首尾相顾一条龙”。青龙太乙十三式是首尾相连的一条龙,演练时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断续。
其具体修习的指导思想,吴宝昌用《太极拳歌》给予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太极拳歌
都到太极必须松,却把紧字没说明。
不知松从何处紧,焉能紧中得到松。
外松内紧方为紧,内紧外松是真松。
柔中有刚为内劲,刚里无柔是外功。
孤阴不生君知否,孤阳不长人皆明。
不生不长终何用,竹篮打水落场空。
太极原是无生有,有又归无妙无穷。
世人能知松和紧,足踏五步运七星。
沾粘连随互为根,采挒肘靠不落空。
掤捋挤按捻拧定,缠绕裹法主青龙。
劲由内换随脐转,意在动先重二争。
动似拉车千斤重,慢如裁纸透万层。
折叠转换缠绵意,大气摩擦朕守中。
我说金蟾只到九,留得十字待君明[1]。
吴宝昌及其传人对青龙太乙十三式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建构,除上述的《太极拳歌》外,尚有“总歌诀”、“金蟾行功心解秘诀”、“金蟾行功十要”、“金蟾行功辩”、“推手功夫四项基本原则及其运用”、“青龙太乙十三式练法浅析”等用来指导太乙十三式的习练。
[1]吴宝昌:《金蟾行功青龙太乙十三势初稿(内部手写资料)》31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3 11:42
目录
概述
基本传承谱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