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马瘟(African horse sickness,简称AHS),是由非洲马瘟病毒(African horse sickness virus,简称AHSV)引起、发生在
马属动物身上的一种病害。病马发热、皮下水肿和病毒血症,严重时伴有组织和脏器出血。
病害学史
非洲马瘟最早在非洲中部热带地区流行,随后传播至非洲南部和北部进而扩散到地中海周围的国家。
赞比亚和博茨瓦纳于2004年发生非洲马瘟,传染来源不详。
2019 年3月10日喀麦隆首次爆发非洲马瘟。
2020年3月27日泰国官方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紧急通报呵功府(NakhonRatchasima)农场发生1起非洲马瘟属该国首次发生非洲马瘟疫情。
病原特征
病原分类
非洲马瘟病毒是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成员,在形态结构上与其他环状病毒如反刍兽的蓝舌病病毒和马脑炎病毒很相似。
形态特征
非洲马瘟病毒无囊膜,直径约75纳米,有两层20面体对称的衣壳由32个壳粒组成。病毒粒子呈圆形,其形态结构与其他环状病毒基本一致。对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有一定的抵抗力,在1:1000的福尔马林稀释液中48小时可被灭活。在pH6~10之间稳定,而在pH3.0时迅速死亡。对热比较稳定,可耐受,在50℃3小时、60℃15分钟不丧失感染性。在-20℃~-50℃下易被灭活,但在4℃或-70℃可较长期存活。提纯的病毒或感染的鼠脑提取物有血凝活性,在pH6.4及37℃下可凝集马红细胞。
为害症状
非洲马瘟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但可能短至2天。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家养马匹非洲马瘟感染期为40天。不同类型病变各异,但主要特征为急性肺水肿和心肌损害 (心肌炎和心肌的弥漫性出心)肺有黄色胶冻样液体,肝轻度肿胀,淋巴结急性肿胀,脾多不肿大。
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
非洲马瘟主要依靠虫媒介传播,由库蠓类昆虫叮咬在易感动物间传播,其中拟蚊库蠓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伊蚊、蛰蝇、按蚊等吸血昆虫也可传播。
流行特点
非洲马瘟主要发生在非洲,在非洲撒哈拉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并曾在欧洲、中东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偶尔发生。
诊断方法
肺型
典型特征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及渐进性呼吸道症状。体温可达40℃-41℃,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达60-75次/分钟。站立时可见前腿分开,头前伸鼻孔扩大通常出汗较多,痉挛性咳嗽,同时鼻孔向外流出泡沫样液体。死亡率非常高,基本在一周内死亡。解剖时见咽、气管、支气管充满黄色浆液和泡沫,约有2/3有急性水肿。
心型
病初为发热(39℃-41℃),退热前出现特征性水肿。水肿首先在颞部、眶上窝、眼脸出现,后扩展至嘴唇、面颊、舌部、下颌。有时水肿可延伸至颈部。晚期可见结膜舌腹侧出血点,最后心力衰竭而死。解剖时见心内膜和心包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淤斑心肌变性。死亡率在50%及以上,常在一周内死亡。
混合型
肺型和心型混合存在,兼具肺型和心型的症状,常在疫病暴发中出现,马匹的死亡率约为70%。解剖时有此病例胸腔和心包积存大量黄白色或红色液体,淋巴结急性肿大,肝和胃充血。
亚临床型
体温40℃-40.5℃,出现较温和,容易被忽略,主要出现在免疫或部分免疫马匹上,较少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控制措施
当发现非洲马瘟疑似病例时,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报告,采取紧急控制和扑灭等强制性措施,同时采集样本进行病原检测。如确定病原,应立即扑杀患病马群,按照规定将尸体深埋或焚毁条件充分时,可对轻微病马进行治疗。但针对非洲马瘟没有特异性疗法,仅是支持疗法。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护理患病动物,保障优良饲料和清洁饮水,给予充分休息,减少使役。对症用药以辅助治疗,如用非留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发热,用糖皮质激素稳定细胞膜、保持血管膜的完整性,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性继发感染。
中国从未发生过非洲马瘟。因此,当确诊后不建议治疗,应直接扑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