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遗传特性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和特异性免疫一样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但是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而特异性免疫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获得。比如猪瘟在猪群中传播很快,但和人类无缘。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不会得这种病;还有炎症反应也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能力。
主要特点
(1)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以遗传给后代;(2)作用迅速,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3)作用无特异性,对各种外来病原微生物或异物都起作用;(4)有种特异性而无个体特异性:如人对鸡霍乱弧菌天然不敏感;(5)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具体表现为①作用范围广。机体对入侵抗原物质的清除没有特异的选择性。②反应快。抗原物质一旦接触机体,立即遭到机体的排斥和清除。③有相对的稳定性。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质的影响,也不因入侵抗原物质的强弱或次数而有所增减。但是,当机体受到共同抗原或佐剂的作用时,也可增强免疫的能力。④有遗传性。生物体出生后即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并能遗传给后代。因此,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物种免疫。⑤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从种系发育来看 ,无脊椎动物的免疫都是非特异性的,脊椎动物除非特异性免疫外,还发展了特异性免疫,两者紧密结合,不能截然分开。从个体发育来看,当抗原物质入侵机体以后,首先发挥作用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而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非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护能力的基础。
发挥保护功能的几道屏障 首先是外围屏障。皮肤粘膜是机体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粘膜的机械阻挡作用和附属物(如纤毛)的清除作用;皮肤粘膜分泌物(如汗腺分泌的乳酸、胃粘膜分泌的胃酸等)的杀菌作用;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的正常微生物丛对入侵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其次是内部屏障。抗原物质一旦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机体后,即遭到机体内部屏障的清除,包括: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
①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微生物进入机体组织以后,多数沿组织细胞间隙的淋巴液经淋巴管到达淋巴结,但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会消灭它们,阻止它们在机体内扩散,这就是淋巴屏障作用。如果微生物数量大,毒力强,就有可能冲破淋巴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扩散到组织器官中去。这时,它们会受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的阻挡。这是一类大的吞噬细胞。机体内还有一类较小的吞噬细胞,其中主要的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它们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但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一样,分布于全身,对入侵的微生物和大分子物质有吞噬、消化和消除的作用。
②在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如补体、调理素、溶菌酶、干扰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等,也与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一样,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有助于消灭入侵的微生物。
③血脑屏障主要是由软脑膜、脉络膜和脑毛细管组成,可以阻止微生物等侵入脑脊髓和脑膜内,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害。血脑屏障随个体发育而逐渐成熟,婴幼儿容易发生脑脊髓膜炎和脑炎,就是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的缘故。胎盘屏障是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的。这个屏障既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又能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入侵胎儿,从而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
吞噬系统和吞噬作用
在哺乳类动物中,吞噬作用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和中性粒性白血球完成的,后者又被称为小吞噬细胞。此二种细胞即构成机体的吞噬系统。
由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病理学的意义,远较中性粒性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复杂,近年来,有入主张把巨噬细胞单独划分为一个系统,称为巨噬细胞吞噬系统。因为,巨噬细胞是单核细胞,又叫单细胞核细胞吞噬系统。
吞噬作用是原始单细胞生物从外环境中摄取营养物和其它物质,并在细胞内进行消化借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生理过程。它既是消化功能又是防卫功能。1862年, Haeckel首次报告了Thetis Fimbria血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后证明,多细胞动物的体腔、体液和组织中都有类似阿米巴那样的吞噬细胞。在无脊椎动物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仍然参子消化、排泄等重要生理过程。到了脊椎动物,由于食物消化已进化到细胞外过程,吞噬作用就主要是防卫功能了。MeqeEnEos对吞噬作用做了精确的研究,首次提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在机体防卫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吞噬细胞所吞入的物质的理化性质的不同,又有几种情况的吞入。被吞的物质是液体或者是很小的而又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胶体颗粒,吞噬细胞对它们的摄取吞入被称;为吞饮(nⅡocytosis),如果被摄取吞入的是较大的颗粒物质,则吞入的过程叫做吞噬;(Phagocytosis),吞饮、吞噬的结果都是把细胞外环境中的物质吞到细胞内,总称吞入(Endocytosis)。吞噬时,吞噬细胞伸出伪足,将被吞噬物象钳子一样钳绕起来,然后,在远端融合,最后完全摄入细胞之内,是一个细胞膜明显地包围反折的过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2 13:30
目录
概述
主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