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讲述关于
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
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
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
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
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
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我们读历史,作者认为如果先从资料下手,有时反而会更容易看到真实的情况,而再好的教科书也难免有误导人的地方。写文章做研究,则以知识增量为追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一点东西,哪怕是一条史料、一个角度或者一条线索,有增量就有意义。
历史学者从直接文献中看出有用的材料并不高明,因为谁都会找直接的材料,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有趣的历史研究,应当是在看似不相关的文献中,发现有用的史料。在相关档案不能及时解密的情况下,对历史研究者所作的推断也要尽可能宽容,因为在档案封锁的情况下,了解历史真相的努力实在不容易。知识分子的思想如果一味被理想和激情驱使,有时候思维会变得极端。 任何建筑都可以在特殊的年代以特殊的方式随时消失,但没有人敢保证一本书可以被毁弃得片纸不留,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就是历史的价值。
谢泳,1961年生,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现为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储安平与〈观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等。
我们现在出书,总是喜欢市场。这没有错,但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显得俗。我已出过十几本书,但鲜有自己满意的。一是因为迁就书商,总要为市场考虑;再就是迁就现实,总以能出版为上,没有不删节的,没有不改动的,书名也没有按自己设想安排的,总由出版商选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人出书,喜欢用自己有感情的书名,一般喜以“集”来称之,如胡适《尝试集》、周作人《谈龙集》一类,书也多是薄书。但历史一长,那些薄书反而感觉厚了。现在厚书多——字数少,也要用厚纸撑起来,用不相干的图片垫起来,其实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中国文人谦虚质朴的心态建立在自信上,这个习惯现在没有了。书不在厚薄。有些书很厚,但时间一长,会发现很薄;有些书很薄,但经岁月风霜,会感觉很厚。
2004年,承贺雄飞不弃,帮我印过一册《杂书过眼录》,原本也是一册小书,但为显得厚,非要加几篇论文进去,我也无奈,大家都不容易,我也不去计较。但在我心中,最想出简单的书,单纯的书,朴素的书,便宜的书,小书,薄书。如今学术差,趣味少,可书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厚,我们忘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