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活动的一部分。艺人们用面粉和糯米粉混合制成面团,通过手工捏制,形成各种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人物、动物和植物等。这些面塑作品既有寓教于乐的功能,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
天津面塑作为一支重要流派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天津面塑在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创新,将面塑材料薄、透、润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作品形成了“衣薄如纱、发细如丝、衣纹飘逸灵动、人物秀美如生”的艺术风格,成为津门“新三绝”之一。
王玓,1948年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面塑的第三代传承人。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面人(天津面塑)》项目评估合格,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