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底相犯
汉语成语
谜面和谜底含有相同的字,这就叫做面底相犯。出自 南朝顾野王的字书《王篇》中说:“隐也,即后世之谜也。”宋代程大昌笔记《演繁露》阐发说:“隐者藏匿事情,不使暴露也。”所以用“回互其辞”为手段,以值藏匿事情的目的的文义谜,绝不容许面底有相同的字出现,出现了,无疑会暴露你想藏匿的事情,这谜就不成为其谜了。因此,底面相犯向来被视为灯谜创作的第一大病,清代著名谜家张起南先生就明确的说过:“谜之面底字最忌相犯。”
原因
面底字不得相犯成了制谜的一大原则,几乎每个作者都知晓,都在极力的回避,但古往今来,犯这一毛病的谜作还是不少,归结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三:一、初学者不知此忌,不晓回避。二、一般作者创作时疏忽,以致无意相犯。三、有些作者意在出新,故意冲规突法。
举例
面底相犯的病谜,出自外行(包括作者和编者)之手的,当以非谜视之,不在病例论述之列,这里着重举些无意相犯的谜例。
例1 不死还能见太平
例1 不死还能见太平(猜新词语) 活而不乱
评释谜面陆游诗句,谜底以“活”扣面上的“不死”属反面击射;以“不乱”扣面上的“太平”属正面会意。全谜扣合紧贴,而以反击切题,更见生动,但其间面底都有一个“不”字,这就犯了制谜大忌。这个谜出现于《文化娱乐》的一次谜赛上,作者觉察后急改面作“身经两世太平日”,但已刊登出来,更改不及,遂成病谜。
例2 疑是地上霜
例2 疑是地上霜(猜剧场用语) 本月上映
评释谜面是李白诗,其上句是“床前明月光”,谜底用“月”字“扣实诗意,将“本”字作原来解,使谜底从“这个月份上映(的影片)变成“原来是天上映下来的月光”,面底审辨释疑,呼应得体,且本谜底在当时尚属初见。然而“上”字面底均有,明显地患了相犯之病。这条谜初刊于一油印小谜报,原作者旋于下一期声明相犯,更面为“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变成了问答体,避免了面底相犯。
类似的例子甚多,经常碰到的一条是“悬崖勒马(猜外国地名)危地马拉,《新时期灯谜佳作集》卷首就有二则,一是两岸桃花夹古津(猜诗词学名词)花间派。一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猜五言唐诗句)多病故人疏。前者“花”字犯同,后者“疏”字触忌。
从以上几个病例的产生与刊登,可看出一般通晓制谜法则的作者,谜作出现面底相犯的毛病,大都于创作时因底觅面,只从意义的替贴下功夫,一时迷于别解变意,忽略了个别字的两见,读来不易觉察。且可发现,这些谜大都扣合较紧切,别解有神气,这些好处象肺结核病人的面泛潮红,艳色一时掩盖了疾患,迷住了作者,瞒过了编者,骗过了读者,被制出来,登出去。
前人大概有感于此,以为“有时虚字万不能避,亦不妨相犯。”“舍此别无佳面……则实字也不必避。”(《橐园春灯话》)所以有“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猜左传)“微子则不及”等谜作堂而皇之留传后世。后人也有“吾闻其声矣未见其人也”射成语“其貌不扬”之作。然而面底相犯总惹人嫌,所以热衷用格者玩魔术似地创出个“露面格”来,想用它作救命稻草,使触犯制谜大忌的相犯谜得以名正言顺地存在。
如“投闲置散,乃份之宜”(猜黄冈竹楼记句)“公退之暇”。(以韩愈《进学解》文句为面,别解谜底使“退之”成为人名扣合题意。)此谜在报纸征射,居然有多人命中,但揭晓之日,主持者说明漏标“露面格”,一语泄漏了作者疏忽犯规的天机。为使面底相犯的谜作合法化,创格者还挖空心思地美其名为“偷香格”,或更以谜底犯面的字的位置分出:露头、露尾、露胫、露颈、露腰、露腹……等一大串谜格来。
但是露面谜毕竟有悖制谜法则,作者未能于创作时主动避让,偷懒取便听任相犯,乃竟借助谜格招摇挂出,无异于自我暴“露”其无能!所以很多人不愿采用,现代作者更少此类谜作,“露面格”成了淘汰的对象,这说明面底相犯的问题已得到普遍的重视,人人都在谨慎回避。
例子
末了,顺便举一举明知故犯,冲规突法的例子。
例1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猜古文)二之中四之下
例2 似花还似非花(猜电影二) 小花 象不象
例3 颂罢青词花含突(猜词牌二) 解语花 花犯
例1是古谜,故意以谜底来指出谜面“之”字的数量和位置,却不管面句的词意,纯粹是为相犯而相犯。例2故犯谜面,去除它的二个“花”字,存下“似还似非”来引出谜底的“象不象”。例3以第一底正面扣合题意,以第二底指出相犯的所在。以上数例,规亦冲了,法亦突了,但能否冲突出新意来,还是很成问题的,因为,“面底相犯”实在是灯谜创作的第一大病,这病一般人是生不起的,写过《打灯谜》的余真先生在《灯谜之我见》中就曾举例说过:“一跃渡擅溪扣象棋术语二‘跳马,过河’用《三国演义》刘玄德跃马过檀溪故事。近乎本义,不算佳谜,但为了追求谜目之新,故存之。初稿谜面作‘一跃过檀溪’,过字露面,可见落笔之不可不慎。”所以对于此一弊病,还是避之为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2 22:01
目录
概述
原因
举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