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叶铁榄(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 (Hook. & Arn.) Aubrév.)是
山榄科、
铁榄属乔木,有时达7米。嫩枝、幼叶被锈色绒毛,叶椭圆形至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花绿白色,具芳香,簇生叶腋或老枝上,与叶同时开放,花瓣近圆形,花药卵形,果椭圆形,绿色,无毛,果皮薄;胚乳丰富。
乔木,稀灌木,高(2)4-8(15)米;嫩枝、幼叶被
锈色绒毛,后变无毛。叶幼时很薄,老时革质,椭圆形至
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7-10(17)厘米,宽(1.5)2.5-3.7(9.5)厘米, 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狭楔形,下延,上面深绿色,具光泽,下面淡绿色,
中脉在表面稍凸起, 下面凸起,侧脉12-17对,弧形,近边缘互相
网结,网脉明显;叶柄长0.7-1.5 (2)厘米,无毛。
花绿白色,芳香,单生或2-5朵簇生于
叶腋,与叶同时开放或叶成熟后开放,花梗长4-10毫米,纤细,被淡黄色绒毛;花萼裂片5,卵形或披针形,淡绿色,长2-2.5(4)毫米, 宽1.5-2.5毫米,外面被淡黄色
绒毛,内面无毛;花冠白绿色,长4-5毫米,裂片披针形或
卵形,稀近圆形,冠管长约2-2.5毫米,
基部加粗,长3-3.5毫米;
花药淡黄色,卵形,长1.5-2毫米,外向;退化雄蕊披针形或近三角形,长2.5-3毫米,近花瓣状;子房卵形,长约2毫米,5室,下部被锈色硬毛,顶端逐渐狭长,为长2-4毫米、无毛的花柱。果绿色,转深紫色,椭圆形,长1-1.59(1.8)厘米,宽5-8毫米,无毛,果皮薄;种子1枚,椭圆形,两侧压扁,疤痕基生或侧基生,近圆形,子叶薄,胚乳丰富,胚根圆柱形。
革叶铁榄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的东部、中部、南部(七娘山(余鑫生等11698)、梅沙尖(王定跃1439)、大南山(李勇017277)),广西中部和南部,贵州南部及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石灰岩小山、灌丛及混交林中。
采集革叶铁榄成熟果实置于阴凉处堆放阴干(防止受热霉烂),将果实放在40℃温水里浸泡2~3天,每天换水2次;在水泥地上揉搓,使种子从果皮中脱出,用水去除秕粒和杂质;最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控水,置与室内阴干,阴干后的种子放入4℃的冰箱内保存以备用。
取晒干过筛后的稻田土放入烘箱,经120℃高温杀菌1小时,用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1升水中各加5克)对发芽床进行杀菌消毒,播种前加
山泉水至湿润。
浓度0.050克/毫升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发芽开始时间最早,发芽串、发芽势和发芽值相较对照组均有很大的提高。但0.100克/毫升的高浓度处理时会抑制种子的萌发甚至导致种子不萌发.这有可能是高浓度导致种子胚轴徒长从而抑制种子萌发。ETH有效成分是乙烯,其能打破多种植物种子的休眠从而促进种子萌发。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革叶铁榄种子的发芽半与其浓度成正比,其中最适浓度为0.5%体积比的ETH,发芽率高达83. 33%。高浓度的ETH对铁榄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高浓度的ETH处理使得种子中毒从而影响种子萌发。
采用体积分数为0.5%的
乙烯利(ETH)、浓度为0.005克/毫升的
赤霉素(GA)对革叶铁榄种子进行处理后繁育效果最佳,可作为中国南方乡土生态修复树种种子萌发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