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带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lanceolatus)是石斑鱼科石斑鱼属动物,又名龙趸、龙胆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最大体长可达270厘米,体重可达400千克,是石斑鱼种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有石斑王之称。体长呈椭圆形,侧扁;口裂大,上颌能伸缩;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下缘光滑;头部除吻端及上下颌外均披细小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背鳍鳍辣与鳍条部相连,尾鳍后缘圆形。体表和各鳍布有青黑色斑点;体侧有5~7条横向斑纹;除腹鳍外,各鳍呈黄色。
形态特征
体型
鞍带石斑鱼最大体长可达270厘米,体重可达400千克。外形呈长椭圆形,身体侧扁。
腮部
前鳃盖骨后缘具有锯齿状结构,而下缘则带有滑带裙边,鳃盖骨后缘则具有两个粗大的棘。
头部
头部除了吻端以及上、下颌之外,均覆盖着细小的鳞片。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
鳍部
背鳍鳍辣与鳍条部相连,尾鳍后缘圆形,体表和各鳍布有青黑色斑点,除腹鳍外,各鳍呈黄色,并布满黑色小圆点,体侧通常具有5至7条横向斑纹。
口部
在口部特征上,鞍带石斑鱼的口裂较大,下颌稍突出。上颌能够伸缩,后端扩大并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前端具有若干犬齿,其后是一丛能倒伏的齿,两侧外侧为稀疏的小犬齿,内侧为绒毛齿带。下颌前端则具有与上颌相对的犬齿,其后是多行能倒伏的齿,两侧齿紧密排列成两行。
栖息环境
鞍带石斑鱼生活在底质为石砾的海区中下层,栖息于潮流畅通的珊瑚礁中、岩石洞穴和沉船附近。晚期幼鱼和成鱼有时也活动于河口水域。
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2-30°C,盐度低于5时会导致其死亡。在淡水中,鞍带石斑鱼最长可存活15分钟,但更适宜的盐度范围为11-41,其中以25-35最为适宜。
分布范围
鞍带石斑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涉及多个国家,涵盖了南非的阿尔哥亚湾和红海以东的地区。向东延伸至日本、中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夏威夷,以及皮特凯恩群岛。其北界达日本南部,南界至澳大利亚的热带和暖温带海岸,但鲜少进入冷温带水域。
生活习性
食性
鞍带石斑鱼为肉食性动物,稚鱼和早期幼鱼摄食小型浮游动物,晚期幼鱼和成鱼主要摄食甲壳类(特别喜食龙虾)、海胆类、鱼类、小海龟,有时也摄食小鲨鱼。以偷袭方式取食,在阴暗处隐蔽,遇到猎物时突然扑上,一口吞下。水温降至20℃时食欲减退,15℃以下时停止摄食和游动。
活动
鞍带石斑鱼性情凶猛,地域性强,不喜集群,喜暗怕光,通常白天静息,夜间活动,有海底掘洞穴居的习性,习惯夜间觅食。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鞍带石斑鱼雄雌同体,在其生命周期中,最初发育成熟的是卵巢,对于野生鱼而言,通常发生在其3龄时,而养殖鱼则在2龄时达到成熟。随着鱼体的生长和年龄的增加,到了一定阶段,其性腺会发生转变,由卵巢转变为精巢,野生鱼在4至5龄转变,而养殖鱼则在3龄。鞍带石斑鱼寿命约为21.5年。
繁殖方式
发情与交配
鞍带石斑鱼雌鱼在生殖季节,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器外观较大、平滑、凸出,呈圆形,生殖孔呈暗红色微张,便于排卵。雄鱼在生殖季节时,可较易挤出精液,甚至在搬运过程中有精液自然流出。交配时,雄鱼追逐雌鱼,两鱼并排游泳,头及前半身跃出水面进行排卵和射精,完成体外受精。
产卵与孵化
鞍带石斑鱼产卵期在5月至11月期间,为连续式多次产卵型,一般产卵行为发生在夜晚至次日清晨。
鞍带石斑鱼的胚胎发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五个阶段。在水温28-29°C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约20小时的发育,变态为仔鱼并脱膜而出。孵化时间受温度和盐度影响,水温28-30°C时孵化时间最短,盐度30时孵化率最佳。水温过高或过低,盐度过低,均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大量死亡。
幼鱼生长
孵化后的鞍带石斑鱼仔鱼体型细长,无游泳能力,随水波时浮时沉。初孵仔鱼体长1.3-1.4毫米,其有一长圆形卵黄囊,卵黄囊长径约占仔鱼全长的1/2,油球位于卵黄囊后端。全身透明,没有色素细胞,消化道为直管形状,肛门尚未开口于体外。脊索细长,稍弯曲,背、腹及尾部有较窄的鳍褶,无色透明。
孵化后的第3天,仔鱼的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始主动摄食牡蛎幼虫、小型轮虫等微小生物。至第4日龄时,仔鱼的胃囊呈浅黄绿色,表明其摄食量明显增加,多数仔鱼聚集在培育池的中上层,并喜欢沿池壁觅食。
随着仔鱼的成长,约在第10日龄时开始长出鳍棘,并逐渐变长。至20~23日龄时,鳍棘与尾鳍长度相当,使仔鱼的外形酷似飞机。然而,随着进一步成长,鳍棘开始缩短,至32日龄时鳍棘基本消失,鱼体全长达到3.2厘米以上,此时仔鱼已完成变态过程,成为幼鱼。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石斑鱼的养殖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年产量约10万吨,其中鞍带石斑鱼在石斑鱼产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自1995年台湾省成功实现鞍带石斑鱼的人工繁殖以来,该鱼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养殖对象。目前,台湾、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份均设有鞍带石斑鱼的养殖场。
养殖方式
鞍带石斑鱼苗种繁育已取得成功。成鱼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高位池养殖、网箱养殖及室内工厂化养殖等主要模式。
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一般选择避风良好的或风浪相对较小的水域,海底地势平坦,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水温18~30℃,盐度25~32,pH7.8~8.5,透明度8~1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海水网箱是中国近海养殖的主要模式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养殖以来,规模逐步扩大,一般近海用网箱规格为6米x4米x1.5米中型网箱进行养殖,获得较好效益,放养苗种体长为10~12厘米,网箱密度为20~30尾/m3水体,投喂冰鲜鱼类或全价颗粒饲料。经一定阶段的养殖后,需根据鱼体规格进行分筛,使同一网箱中鱼种规格相同。每10~20天使用水面或水下洗网的方法清除网衣、框架、缆绳上的污损生物。一般3~6个月更换网衣,换网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鱼体。
深水网箱采用高强度不锈钢管制成,规格为长7米、宽7米、深5米,具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能有效抵抗台风和较大风浪的侵袭,确保养殖安全。选用健康、规格一致的鞍带石斑鱼种苗,进行淡水浸泡消毒后,于风浪较小的晴天上午进行放养,平均每个网箱放养800尾鱼苗。结合鞍带石斑鱼的生长特点,采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技术,充分利用其补偿生长机制,提高养殖效益。
工厂化养殖
在养殖水源处理上,可以采用三级递进式滤料沉淀过滤系统,辅以臭氧深度消毒及珊瑚石生物自然净化技术,确保养殖用水达到优质标准。针对病害防控,实施浮游生物动态监测机制,精准掌握病害流行规律与病原微生物种类,实施靶向防治措施。
养殖管理上,依据鞍带石斑鱼生长阶段灵活调整:幼鱼期(体重小于2kg)以科学配比的人工饲料为主,促进快速成长;成鱼期(体重大于2kg)则结合人工饲料与适量杂鱼投喂,依据鱼类消化特性优化投喂策略,有效降低饵料消耗比,维持水质优良,显著提升成活率。
此外,对养殖池进行定制化改造,增设西瓦顶棚以调控光照,特别是在幼苗投放初期,模拟野生生态环境的光照条件,增强鱼类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减轻应激反应,进一步巩固养殖成活率,实现高效、生态的工厂化养殖目标。
病害防治
溃疡病
鞍带石斑鱼和其他鱼类一样 , 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在捕捞、搬动时由于鱼的激烈挣扎难免造成鱼体损伤和鳞片脱离,极易造成皮肤损伤,进而感染细菌,严重时甚至引起肌肉腐烂,尾巴断掉,呈现典型的溃疡,最后导致死亡。
针对此病症治疗方法是将病鱼分别放入两个容量为25立方米的水池中。第一天,让鱼在淡水中浸泡15至20分钟,然后转移到海水池中,使用浓度为0.5mg/L的蛋氨酸碘溶液进行浸泡消毒。第二天,使用头孢噻唑(兽用)注射剂,按照每公斤鱼体重1mg的剂量进行皮下注射,以控制细菌感染。注射治疗后,采用包含100mg/L的福尔马林、1mg/L的硫酸铜和0.5mg/L的蛋氨酸碘的混合溶液,连续浸泡病鱼四天,每天药浴时间约为1.5小时。四天后,将鱼麻醉,并移入预先调整好水质的循环水车间进行养殖,以促进其恢复。
彩虹病毒
随着石斑鱼市场需求的增长,养殖业通过提高养殖密度来满足市场需求,但这也带来了病害加剧的问题。其中,彩虹病毒病尤为严重,已成为石斑鱼养殖业的重大挑战。彩虹病毒中的蛙病毒(GIV-R-SY1301)在鞍带石斑鱼幼鱼中广泛分布,尤其在内部组织器官如脾脏、心脏和肾脏中含量较高。这些病毒能够引发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对石斑鱼养殖业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然而,关于彩虹病毒的致病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近种区别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6年,鞍带石斑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数据缺失。
种群现状
鞍带石斑鱼,尽管体型庞大且分布广泛,其种群数量却显著下降。在未开发区域,该鱼种的数量也异常稀少,尤其在重度捕捞区已濒临灭绝。
鞍带石斑鱼在马尔代夫以北地区几乎难觅其踪,而在安达曼海保护区则相对较多。台湾地区亦属罕见。调查数据显示,2009至2014年间,对西印度洋的多次水下调查中,均未发现鞍带石斑鱼的身影。在法属印度洋疏散群岛和肯尼亚北部的调查中,也仅发现少量个体。全球珊瑚礁生命调查数据库中,尽管有逾1.5万次鲈形目观察记录,但鞍带石斑鱼仅被记录七次。澳大利亚东部亚热带地区,潜水员报告称大型成年个体已难觅踪迹。
菲律宾的捕捞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幅下降,至2014年下降约74%,过去三代下降35%。如今,菲律宾鱼市上该物种已罕见,最近仅记录了幼鱼。
主要威胁
鞍带石斑鱼因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商业和休闲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过去,使用鱼钩、鱼线或鱼叉等传统捕捞方式,对鞍带石斑鱼造成了大量捕捞,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在被列为受保护物种之前,其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和南非等地受到渔民的追捧,捕捞压力极大。
保护措施
在澳大利亚的多个地区,鞍带石斑鱼都受到了保护。在昆士兰州,自2003年起,该物种已被列入“受保护物种”名录。在
北领地,禁止捕捞体长超过120厘米的石斑鱼属物种。而在西澳大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鞍带石斑鱼自1977年起就被列为“受保护物种”。
南非自1992年起就禁止了鞍带石斑鱼的捕捞。2012年,鞍带石斑鱼在美国萨摩亚得到了保护,而在新西兰,它受到《野生动物法案》的保护。在印度安达曼群岛已经全面禁止鞍带石斑鱼的捕捞和销售。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鞍带石斑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末,个体较小的鞍带石斑鱼零售价格就高达169美元/公斤。在国际进口贸易中,鞍带石斑鱼的进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2002年至2015年间,中国香港对鞍带石斑鱼的进口量逐年急剧增加,是中国香港零售业最常销售的海鱼之一。
此外,鞍带石斑鱼因其在市场上高昂的价格和快速生长的优良性状,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营养价值
鞍带石斑鱼
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7.33%,其粗脂肪含量也位居前列,为0.81%~7.04%,能为人体提供额外的能量。鞍带石斑鱼含有18种
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1.43%~42.47%,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在矿物质元素方面,鞍带石斑鱼同样表现突出。鞍带石斑鱼其Na(钠)和Se(硒)含量分别为(473.75 ± 4.74) mg/100g和(0.38 ± 0.02) mg/100g。鞍带石斑鱼还含有22种脂肪酸,且PUFA(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DHA+EPA含量较高,分别占总脂肪酸的37.93%和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