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背鸦
垂耳鸦科鞍背鸦属动物
鞍背鸦(学名:Philesturnus carunculatus)是雀形目垂耳鸦科一种稀有的鸣禽,仅存于新西兰附近小岛。体长25厘米,全身黑色,背红褐色,似鞍状。嘴角有黄色或橙色肉垂。
形态特征
鞍背鸦是新西兰的特产,是一种稀有的中型鸣禽。体长25厘米,雄鸟体重80克,雌鸟体重70克。全身黑色,头部和身体乌亮光亮,整个背部似鞍状,呈红褐色。嘴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嘴角有黄色或橙色肉垂,大而鲜艳。体羽暗色而有光泽,臀部和尾巴覆羽橙红色。没有强有力的翅膀,短距离飞行但速度很快。
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叫声多变;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中,生活在阴凉隐蔽的密集树林里,周围布满腐烂的树木和潮湿的苔藓。
生活习性
雌雄鸟的食物不同,雌雄个体喙结构的不同可为两性间相互协作共同觅食带来很大便利,但事实上,该物种的觅食行为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异性间的相互协作现象,因为对两只个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研究,鸟类间觅食的竞争力将大大降低,其获得的结果并不准确,而在自然界真实的生存环境中,觅食上的竞争也有利于整个物种获得更广阔的觅食空间和更强的生存能力。
鸟喙结构的两性异形使鞍背鸦的雌鸟和雄鸟在觅食方式上有根本的不同。雄鸟主要靠它的硬喙啄开树木的表层木质以取得食物,而雌鸟则是使用长喙触及到树木较深的内部以获得食物,如藏在树木中的虫蛹等。对雄鸟头部和颈部的肌肉解剖发现,雄鸟可以将嘴插入腐朽的树木内,靠张嘴将其裂开。鞍背鸦的主要食物包括,昆虫及虫蛹、蜘蛛和小浆果,也吃树叶,浆果和种子等。
鸣叫声刺耳。在准备飞行时头部和尾部保持一致高度,尾部的羽毛轻轻地卷成曲线。常在树干的表皮上和苔藓上攀登,或采摘吊金钟树枝悬挂的花叶。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新西兰。新西兰的东北部和南岛的西南部(摩图阿拉岛、夏洛特皇后岛、峡湾岛附近岛屿)和离斯图尔特附近岛屿。
繁殖方式
为一夫一妻制,繁殖季节通常在11月和2月之间,但在食物丰富的地方,也可以从10月到来年的5月。雌鸟通常是选定空心的树杆或朽树筑巢,有时首选顶端的树蕨。由雄鸟搜集和贡献材质,鸟巢是建在茂密的树叶丛中,隐蔽性好,能有效防止天敌的空中猎食。鸟巢直径35厘米左右,每次会产下2至4枚卵,卵白色撒上了淡紫色的斑点。18天孵化期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负责给雌鸟打食。双亲对雏鸟备加呵护,共同育雏。
种群现状
由于环境的恶化,这种鸟也面临生存威胁。对鞍背鸦的威胁主要来自外来动物。来自欧亚大陆的鼬类以鞍背鸦为食,来自澳大利亚的狐袋貂则破坏鞍背鸦的生存环境。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参考资料
South Island Saddleback.IBC Bird Collection.
Philesturnus carunculatus.The IUCN Red List. 2015-0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0:5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