鞶囊
汉语词语
鞶囊,汉语词语,拼音是pán nánɡ,意思是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细物。
解释
1.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细物。
2.革制的囊。古代职官用以盛印绶。北魏后,以其不同绣饰表示官阶。
出处
汉·班固《与窦宪笺》:“固于张掖受赐虎头绣鞶囊一双。”
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鞶囊虎头绶,左珥凫卢貂。”
《隋书志七》:“[鞶囊]今采梁、陈、东齐制,品极尊者,以金织成,二品以上服之。次以银织成,三品已上服之。下以綖织成,五品已上服之。分为三等。”
当代·殷谦杂文集《画骨》:“给曹操的金玺、赤绂、远游冠等东西去哪里了?这些也是名副其实的“常所用”物品,为何没有发掘出来?按照潘队的解释,这些金银之类的东西是不能随葬的,因为有它就违背了曹操的薄葬思想。我想,再提倡薄葬,也不至于苛刻到连自己的官服和官帽都拒之墓外吧?官服、官帽、小鞶囊等物品应该都是曹操的“常所用”之物了,如何不见?既然不能随葬金玉珍宝,那么除此而外的东西呢?”
参考资料
鞶囊.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18 12:59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