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韦(拼音:wéi)是汉语二级通用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其古字形中部像城邑,周围是“止”,意为围在城四周攻城或守城,本义为包围;一说本义为守卫,是“”的异体字。“韦”也有违背的意思,是“违”的古字。“韦”在春秋时期还指熟过的皮子。韦也是姓氏用字。
文字溯源
会意字。图1是商代金文的“韦”字,字中部是“(wéi)”,像城邑,也作声旁;城邑四周是“”字,为“趾”的初文,像人足。这一构型有三种含义:一指包围,四“止”环绕城邑,自然有包围的意思;二指守卫,在古文字中,“韦”字所从的“止”大部分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的方向就是行进的方向,人们在城邑四周巡逻即为卫;三指违背,从图1的金文来看,周围的“止”两两相背,有违背的意思。最后一说实为引申义。《汉语大字典》说,韦、卫、围实本一字,后世为了把意义区分得更鲜明,便改造成了韦、违、卫、围四个字,各有专用。今简化字虽然省减了笔画,但韦、违、卫、围四个字的专项职能仍然未变。
商代金文的“韦”一般是从四“止”、从“囗”,简化形一般从二“止”,偶从三“止”(按:从三“止”的字形原本可能从四“止”,空缺位置是拓片不清楚无法识别的)。春秋战国文字多有省变。《说文解字》古文与三体石经字形相同。汉字简化时根据草书形体简化作“韦”。
“韦”字后来被借去表示“皮韦”的意义,即去毛鞣制过的熟皮,这是它在古汉语中主要的用法。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兽皮做成的绳子可以用来捆绑弯曲相违背的东西,故而“韦”有皮革之义。也有人说,熟皮革柔软,可以环绕缠束,故“韦”有熟皮之义。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五】【韦部】宇非切(wéi)
相背也。从舛囗声。兽皮之韦①,可以束枉戾相韦背②,故借以为皮韦。凡韦之属皆从韦。
𣍄③,古文韦。
〖注释〗①韦:熟皮。②“可以”句:可以束枉戾而违背的物体。③𣍄:徐灏《说文段注笺》:“上下皆象革缕束物之形,中从⊙者,围绕之意。”
说文解字注
“相背也”注:故从舛。今字违行而韦之本义废矣。酒诰:薄韦辳父。马云:韦,违行也。据群经音辨,则古文《尚书》当如是。
“从舛,囗声”注:宇非切。十五部。
“兽皮之韦”注:此韦当作围,谓绕也。
“可㠯束物,枉戾相韦背”注:物字依《韵会》补。生革为缕围束物、可以矫枉戾而背其故也。
“故借㠯为皮韦”注:其始用为革缕束物之字,其后凡革皆偁韦。此与西、朋、来、子乌五字下文法略同,皆言假借之恉也。假借专行而本义废矣。
广韵
雨非切,平微匣 ‖韦声微2部(wéi)
韦,柔皮也。又姓,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於豕韦,苗裔以国为氏,因家彭城,至楚太傅韦孟迁于鲁,孟玄孙贤为汉丞相,始迁京兆之杜陵也。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韦部】韦;部外笔画:0
古文:𣍄、𡙝、𡚈《唐韵》宇非切。《集韵》《韵会》于非切,竝音帏。
《说文》:相背也。从舛口声。兽皮之韦,可以束枉戾相韦背,故借以为皮韦。《广韵》:柔皮。《左传·僖三十三年》:以乘韦先。疏:乗韦,四韦也。《周礼·春官·司服》:凡兵事,韦弁服。《仪礼·聘礼》:君使卿韦弁。注韦弁,韎韦之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挈盈乎。
又《前汉·郊祀歌》:依韦响昭。注师古曰:依韦谐和,不相乖离也。
又国名。《诗·商颂》:韦顾既伐。笺:韦,豕韦,彭姓也。《左传·襄二十四年》:在商为豕韦氏。注豕韦,国名。《一统志》:直隶大名府滑县,古豕韦氏之国。
又豨韦氏,古帝王号。《庄子·外物篇》:以豨韦氏之流观今之世。
又不韦,县名,属益州郡,见《前汉·地理志》。
又姓。《姓苑》: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以国为氏。
又通围。《前汉·成帝纪》: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注:师古曰:韦,与围同。
又《集韵》胡隈切,音徊。本作回。详囗部回字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笔顺】①一(横)②一(横)③㇆(横折钩)④丨(竖)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6 23:40
目录
概述
文字溯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