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
淮安)的人,
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
楚王,后贬为
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
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
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
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
奉为“
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
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左冯翊
夏阳,今(一说山西河津,一说陕西
韩城)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
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
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
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
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
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受了“
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
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
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
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
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
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
信史”,被
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
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
史迁、
史圣。与
司马光并称“史界
两司马”,与
司马相如合称“
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的著作,除《
史记》外,《
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
艺文类聚》卷30
引征《
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
报任安书》(即《
报任少卿书》)。《
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
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
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刘季、陈平皆不得于其嫂,何亭长之妻足怪!如母厚德,未数数也。独怪楚、汉诸豪杰,无一人知信者,虽高祖亦不知,仅一萧相国,亦以与语故奇之,而母独识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
具眼矣!淮阴
漂母祠有对云:“世间不少奇男子,千古从无此妇人。”亦佳,惜祠大隘陋,不能为母生色。
刘道真少时尝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有一老妪识其
非常人,〔边批:具眼。〕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道真食豚尽,了不谢。最非常人。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而去。后为
吏部郎,妪儿时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其故,问母,母言之。此母亦何愧漂母,而道真胸次胜淮阴数倍矣!
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尝从人乞食,人多厌之。尝从下乡亭长乞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怒,竟绝去。数年后,信封
淮阴侯,见下乡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韩信,淮阴人。最初是平民时,生活贫穷,没突出的品行,不能被人推举担任官吏;又不能做买卖谋生,经常向人乞讨食物,人们都非常厌恶。曾经向下乡地方的亭长乞讨食物,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很担心,于是每天早晨做好饭躲在房间里吃。等到了吃饭的时候韩信来了,不为他准备食物。韩信很气愤,最终绝交离开。多年后,韩信被封为
淮阴侯,见到了下乡的亭长,赏赐百钱,说:“你,一个没见识的人,积德行善的事情未能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