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凭夫妇
晋代文学家干宝作品
《韩凭夫妇》是晋代文学家干宝的作品,出自《搜神记》卷十一。这是一个中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写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及其反抗精神,作者赞扬了韩凭妻不慕富贵,不畏强暴的美德,歌颂劳动人民的坚贞爱情,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揭露了统治者强夺人妻的罪行。小说后半部分,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强化、升华了韩凭夫妇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反抗精神,也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对他们的同情。
作品原文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1,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2。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3:“其雨淫淫4,河大水深,日出当心5。”既而6,王得其书,以示左右7,左右莫解其意8。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9。”俄而凭乃自杀10。
其妻乃阴腐其衣11。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12;左右揽之衣13,不中手而死14。遗书于带曰15:“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16,使里人埋之17,冢相望也18。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19,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20。屈体相就21,根交于下,枝错于上22。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23:“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24。其歌谣至今犹存25。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了何姓人家的女儿做妻子,何氏长得很美,被宋康王夺过去占有了。韩凭心怀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义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照见我的心。”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大臣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决心。”不久韩凭就自杀了。
韩妻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有一天,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韩妻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何氏跳下去摔死了。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宋康王希望我顺利地活着,我却希望顺利地死去。请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在一起。”
宋康王大怒,没有理睬韩妻何氏的请求,让韩凭夫妇同乡之人埋葬他们,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二人,恩恩爱爱,没有终结。假如你们二人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就在一夜之间,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顶端长出来。不到十天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感人动情。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悲哀,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精魂变成的。
现在睢阳有韩凭城。有关韩妻何氏的传说、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作品鉴赏
这篇文章写的是宋康王霸占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夫妇先后自杀的故事。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比较鲜明地刻画了宋康王的荒淫、暴虐、残忍,以及韩凭之妻忠于爱情、宁死不屈、从容有智的形象。
这是一个十分悲惨的爱情悲剧,是人间的美在强暴中毁灭而又升华的赞歌。宋康王暴虐荒淫,史书多有记载。故事着力对他的暴虐和残忍作了刻画。尤其是在韩凭及何氏死后,他还不满足他们合葬的要求,甚至故意分而埋之,“冢相望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奇迹出现了,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牛郎织女》中的鹊桥,韩凭夫妇冢间的“大梓木”与“鸳鸯”,都是人们对弱者抗争精神和美好爱情理想的寄托,是民心所向。
鲁迅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篇文章表现的是美好的爱情受到摧残和毁灭。小说结尾虽然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但并不能改变小说的悲剧色彩。小说揭示的是当时封建统治者荒淫无耻,任意践踏和摧残下层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黑暗社会现实。小说暴露了封建统治者荒淫和凶残的本性,歌颂了韩凭夫妇生死不渝的爱情,尤其是何氏不慕权贵,不畏强暴的刚强意志,体现了劳动人民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尚品质。
干宝很擅长讲故事,语言简洁但主旨突出,情节跌宕而人物生动。这个故事中主要塑造的是何氏的形象和宋康王的形象。一个是弱女子,但具有美好的品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忠于爱情,宁死抗争;一个是暴君,凶残荒淫、毫无人性,在双方激烈的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情节曲折展开,直至最后达到高潮。弱者的抗争精神和爱情的神奇力量,客观上成为一种不可遏止不可抗拒的现实。而“相思树”“韩凭城”和那些“至今犹存”的歌谣,则表现了人们对强暴不屈的抗争精神的赞美,并把抗争者和相爱者的名字,永远留给后人。
作者简介
干宝(283-351),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初任盐官州别驾。西晋亡,东晋立,南北对峙,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今浙江海宁境内)。永嘉四年(310年),干宝的父亲去世,葬澉浦青山之阳,他为父守孝。至三世时,迁至梅园(今浙江海盐通元)。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是魏晋时期的通才。后人已收集到的干宝著作达26种,近200卷。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2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