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2009)》在学院戒箴与学者行规的“气场”中,因为文脉相承的存续而少了轻浮,多了厚重;少了功利,多了人文,学者们的共同坚守,使这片天地,去奢从朴,境界高古。在这里,对“博之我文,约之我礼”的师长的尊崇以及对高尚专业素质的敬重,得到依然不改的认同。这是我们坚守的底线:深自
敛抑,怀抱敬畏。
虽然一个词的基本含义与原初意义没有多大改变,但在人文情怀失落、
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语境中,“敬畏”就有重新解读和强调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希望的下一代也能承续的琴瑟之雅。
20世纪形成的
文化生态环境中,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略嫌贫弱,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近些年间,这种态度有所转变,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呼吁,20世纪初对待传统文化的过激的态度以及未经深思熟虑便仓促做出的“灭绝”政策不断得到矫正,
文化生态逐渐朝着有利于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的方向发展。不但老师们认识到,学生们也认识到:没有独特文化的民族难以在世界上自立,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显得珍贵。观念的转变,使学生们在确定论文选题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特殊关注。相关题材的论文随之涌出,初看几篇调查报告,禁不住轻呼一声。看着他们从小村庄来回奔跑、回到学校争相告知家乡音乐恢复与变迁的兴奋样子,真让人感到,了解家乡文化和田野采访是初出茅庐的学术经历中一个多么巨大的幸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