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韵
戏曲术语
中州韵,是中国近代汉族戏曲韵文所根据的韵部。中州韵以河洛地区的中州官话为基础,成为中国许多汉族传统戏曲剧种在唱曲和念白时使用的一种字音标准。
简介
基本概念
中州韵,又称中原韵、韵白,是中国近代汉族戏曲剧种韵文所根据的韵部。“中州”即河南一带,河洛方言因具有南北过渡的中庸性质,在历史上曾作为汉语标准音的参考。“中州韵”即以明清中州音(即中州官话)为基础而编订的歌曲韵谱。
一般分为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等19韵;或将齐微韵分为机微、归回两韵,将鱼模分为居鱼、苏模两韵,共计21韵。南曲另设入声韵部,将入声字兼收于平声韵部(包括上声和去声)与入声韵部中。
韵学理论
古人认为中原河洛地区的语音具有南北过渡的中庸性质,适合作为汉语标准而通行于四方,文人崇尚以中原语音为正。唐代学者李涪曾说:“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宋代诗人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明代大儒吕坤在其韵学专著《交泰韵》中提到:“中原当南北之间,际清浊之会。故宋制中原雅音,合南北之儒,酌五方之声,而一折衷于中原。谓河洛不南不北,当天地之中,为声气之萃。”明代文人杨文骢在韵书作品中也提出“得中原之正音,去五方之啁杂”的评论。
这种观点得到音乐学家和戏曲学家的认同。明代音韵学家刘濂认为人声五音齐备,而中原之人则五音最具中和之气,他在《乐经元义》中说:“宫如牛之鸣窌,商若羊之离群,角若鸡之鸣木,徵若豕之负骇,羽若马之鸣野:言一物具一音也。惟人禀中和之性,而备声气之全。古人制五音,必本之人声,又必以中原之人为准。宫本喉,商本牙,角本舌,徵本齿,羽本唇,此五音之原也。”
中原之音在戏曲基本理论的构建中确定了深厚的基础,即戏曲中应以中州韵进行曲唱和念白
明代江南地区戏曲学家沈宠绥在其曲学专著《度曲须知》中说:“音声以中原为准,实五方之所恪宗。今洛土、吴中,明明地分隅正。”主张南曲中应摒除吴中口音,而以中土河洛语音为正。并对明代南曲带有的南方口音提出了严厉批判。沈宠绥在其另一部音乐学著作《弦索辩讹》中强调:“以吴侬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韵,字理乖张,音义径庭,其为周郎赏者谁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韵为楷!”
明代词学家们指出,无论南曲、北曲,还是作词、念白都要以洛阳之音为正。比如冯班在曲论著作《钝吟杂录》中说:“洛下为天下之中,南北音词,於此取正。”王伯良在《方诸馆曲律·论须识字》提出:“识字之法,须先习反切。盖四方土音不同,故须本之中州。”
清代曲学家朴隐子在其曲学著作《诗词通韵》论述了中州音的重要性:“词严声律,韵必中州。盖河洛九域之中,其音可通于四方耳。”王德晖在《顾误录》中说:“天下之大,百里殊音,绝少无病之方,往往此笑彼为方言,彼嗤此为土语。愚窃谓中原实五方之所宗,使之悉归中原音韵,当无僻陋之诮矣。”周赟在《山门新语》中说:“夫中国车书一统, 而音韵必叶中州。”
明清中州韵
元明清之际,曲学家对曲韵进行整理,编撰成韵谱。由于作者所处历史时间和地域不同,在中州韵的编排上也略有差异,也产生了北曲、南曲两类风格。
北曲中州韵
北曲中州韵的代表作有南宋无名氏《中原雅韵》(原本已佚,今人从《韵学集成》中重新集佚复原),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又称《北腔韵类》)等。
北曲中州韵,在中原之音的基础上,附着了明显的河北风格。明代朱权《雅韵序》中说:“卓氏(即卓从之)中州之韵,中州者,中山赵地。北音惟中山为正。南不过定远,北不过彭城,东不过江浦,西不过睢阳,四境千里,过其境则土音生矣。惟北方无乡谈,其音谓之台,台从上声言也。其言无入声,以入声为三声之用。……其中山之音,重之清者也,故为音律之用。”
元代北曲中州韵字音归为十九韵类。有阴平﹑阳平﹑上﹑去四种声调;而入声分为阴入、阳入、中入三类,分别注为“入声作平声”“入声作上声”“入声作去声”,称为“入派三声”。
北曲中州韵中最能反映北音风格的是入声字的读音。除了“入派三声”之外,北曲的入声字存在“文白异读”现象。文读参考黄河以南地区的读音,白读则是黄河以北地区的本土读音。《中原雅韵》《中原音韵》《北腔韵类》都将入声字的文读与白读一并收录。
然而北曲中州韵中浓烈的北方色彩,也遭到了河南、江南地区音韵学家和戏曲学家的质疑。
明代河南戏曲学家桑绍良认为《中原音韵》作于元代,北曲盛行于北方,而有悖于中原之音。他在韵学著作《青郊韵说》中说:“周德清当戎狄乱华之日,𡈼生江右,愍广闽之语,戾中土之音,著为《中原音韵》,期以南北大同。一时词林巨擘,莫不靡然从风,取以为的。然学不充志,思未研几,倚于偏见,畔道益远。”《南词叙录》中作者也提出类似看法,认为北曲来自胡乐,而入派三声也并非中原正音,对周德清《中原音韵》中的错误加以驳斥。《南词叙录》云:“南之不如北有宫调,固也;然南有高处,四声是也。北虽合律,而止于三声,非复中原先代之正,周德清区区详订,不过为胡人传谱,乃曰《中原音韵》,夏虫井蛙之见耳!”
南曲中州韵
南曲中州韵的代表作有明代曲家王文璧的《中州音韵》、范善溱的《中州全韵》、清代曲家周昂《新订中州全韵》、沈乘麐《韵学骊珠》等。
南曲中州韵,在中原之音的基础上参酌江南语音风格而编订。韵部划分与北曲基本相同,主要特点是四声各分阴阳清浊,尤其注重入声的唱法。
现代戏剧韵白
明清时代,许多剧种都采用了各个标准的白话传统,但又都参酌本地语音加以变化发展。表现于舞台上的共同特征已不甚明显,大致还共同遵守着某些读音咬字的方法,在念白中还保留着一种抑扬顿挫、节奏感特别鲜明的声调。一般称这种用中州韵的念白为“韵白”或“上韵”,以区别于用本地方言的念白,如“京白”、“苏白”等。
很多现代戏曲中继承了明清戏曲中的中州韵传统,主要体现于在唱曲和念白两个方面。戏曲念白分为以中州韵念法为准的韵白,和以方音念法为准的方言白。其中韵白用于等戏曲行当,方言白用于丑角。韵白与京白、苏白、广白四种方言白,也合称为四大白话。
清代以来,俗曲盛行,雅音衰落,最终雅部唯独昆曲得以流传下来,而俗曲成了为各个地方的主要剧种。在戏曲界称为花雅之争。地方俗曲并不使用韵白,以方言白为主。昆曲作为雅部戏曲,是对中州韵要求最严格的剧种。京剧中吸收了昆曲的成分,传统京剧也使用中州韵。但现代戏曲中的中州韵较明清以来,越来越有简化的趋势。
京剧中州韵
明清时代,由于京剧源出徽、汉两地,而早期京剧有影响的艺人,如余三胜、谭鑫培、王九龄等,都是湖北人。为了适合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唱腔旋律,又要求达到字正腔圆的理想,他们把湖北口音带进了京剧。沿用元朝建置的湖广省的旧称,于是称之为湖广音。湖广音,简单说就是明清时代湖北一带的方音,是京剧语音系统里影响最大的一种,是当时的湖广地区的方言音。和今天湖北话迥异。湖广是古代行政区划的说法,有所谓“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其他称谓有“湖广布政使司”、“湖广布政司”,简称“湖广”,民间简称“湖广行省”或“湖广省”,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治所武昌(今武汉武昌),为明朝15个“布政使司”(即“承宣布政使司”,即当时的2京13省)之一,辖地为今湖北、湖南全境,下辖16个府。湖南就是湖广南路,湖北就是湖广北路。
京剧韵白的特色,一是存在尖团、上口字,一部分源于中州韵,一部分则源于湖广音,二是表现在在四声(平、上、去、入)调值以湖广音(接近今日湖北武汉话)为基础。
中州韵在京剧中的应用,大约可分为三类:尖团音、上口字、四声调值。
一、尖团音
中州韵在京剧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尖团音。京剧分尖团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只要对京剧稍有了解的人都能说出点儿道理来,但要是用最简单的话说清楚也不容易。用两句话把尖团字说清楚,第一句给想知其然的朋友,第二句给想知其所以然的朋友。为表达清楚,我们找两个字作代表,“箭”表示尖字,“见”代表团字。
在北京话里,声母 j q x 可以拼 i 打头的韵母,比如 ian(见), iao(交), ie(姐) 等等,其中很多字在京剧的发音里头跟北0京话是一致的,如“见”,我们管这些字叫团字;而其他有些字在京剧的发音里头跟北京话不一样,可以跟声母 z c s 拼在一起,而北0京话里却没有这个语音地位,比如 zian (箭),我们管这些字就叫尖字。只讲北京话的人是无法靠任何其他条件分辨团字跟尖字,唯有死记硬背。这是第一句。
在切韵音系所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里头,也可以列出声母表来,就如今天的 b p m f, d t n l 一样,其中有两套声母,一套叫“精组字”,声母代表字是“精、清、从、心、邪”;另一套叫“见组字”,声母代表字是“见、溪、群、疑”。这两套声母里来的字在今天的北京话里都有声母读成 j q x 的,如“见”跟“箭”,北京话发音上没有分别。但是这些字在京剧里,凡是从“见组声母”里来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头的韵母拼在一起的,声母都是 j q x,就是团字;凡是从“精组声母”里来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头的韵母拼在一起的,声母就是 z c s,就是尖字。这是第二句。
所以说,所谓尖团字,在古代根本就是从不同两套声母里来的字,因为语言的发展,这些字在北京话里已经合并了,而在在京剧所本的方言里还是有分别的。目前,中州官话区的很多地区,例如河南洛阳等,尚保留着尖团分明的语言习惯。
二、上口字
一般人认为,京剧的上口字来源于湖广音,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固然在京剧形成的早期由于谭鑫培等人将湖北方言带入京剧唱念中,但很多发音规则则是中州官话,并且 湖北省内襄阳等地,其自身亦属于中州官话区。
例如,“药”与“要”、“脚”与“交”,“月”与“岳”等等,在中州官话(尤以汴梁音为明显)中,发音本不相同,分别念“yuo”与“yao”,“jiuo”与“jiao”,“yue”与“yuo”等,而这些字在京剧韵白中上口与不上口的分别,正是依据中州官话(以开封音最为明显)的语音。
科、课、棵等字,在中州官话(开封音)中念“kuo”,而克、客、刻、渴等字在中州官话(开封音)中念“kɛ”,和、河等字念“huo”,而喝、核等念“he”或“hɛ”,这些字在京剧韵白中上口与否也来源于中州官话。
非、飞、费、废、肥、肺等字,在京剧韵白中念“fi”,与中州官话(开封音)的发音一致。
恋字在京剧韵白中念“luan”或“lvan”,亦同中州官话发音。
而其他上口字的类型如“庚青韵”并入“人臣辙”,以及部分“姑苏辙”字发“衣期辙”的音,如出、珠等,则来源于湖广音。因此,京剧上口字的来源是中州官话和湖广话两部分。
三、四声调值
京剧韵白及演唱的字音,其四声调值并没有统一标准,基本上是中州韵、湖广音及京音三者的杂糅。虽然经过不断改革,京音(或者说普通话)的比例逐渐加重,但在传统戏中,中州韵的存在依然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州官话中阳平字调值为“42”,近于普通话的去声。在京剧韵白及演唱中,如老爷、娘子、亲娘、如此、小人、大王等,阳平字均为降调,发低音,接近于中州官话。
其次,中州官话上声字调值为“55”或者“54”,接近于普通话的阴平。这种上声字高唱的例子,在京剧中十分常见。如《凤还巢》中“母亲不可心太偏”一段,母、古、脸、枉、倘等上声字,皆发高音。《荒山泪》“父子们去采药未见回程”中,程砚秋演唱的“子、采”两个上声皆发高音,如阴平。《六月雪》“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把“字高唱如阴平等等。
另外,中州官话中去声字降调幅度较低,同时尾音有小幅度上翘,形成一种类似于普通话上声的效果,但是幅度较小。在京剧韵白及演唱中,不少去声字皆有尾音上滑的例子,如《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看、大、在、帐、睡等去声字,都是前低后高,或者先降调,尾音再上挑,符合中州官话的发音。而其余王字也如中州官话唱降调旋律,稳字也没有像普通话一样逢上必滑,而是如中州官话一样唱中高平调。
总之,京剧传统戏的四声是在中州韵的基础上,杂糅了湖广音和京音,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富有韵律感的念白,及韵白,其演唱也是同样如此。
昆曲中州韵
昆曲的艺人都自称他们唱念的语言是“中州韵”,所谓“中州韵”,是一个极为笼统的概念。大致的说,它是对字读斟酌古今、综合南北,而使之成为通用语的一个笼统说法,并不是某一地区或某一韵书所确定某一种具体语音、字读。也就是今“曲唱”所谓“中州韵”与元朝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周德清《中原音韵》并不是一回事。虽然,受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中原音韵》。
又云:曲唱这种做法,对其后的各种唱,尤其是各地各类、各种戏剧场上的唱,影响很大。其后,凡用文读,即使是以当地的土音作文读的唱说,其品种、班社及艺人都自称“中州韵”。
苏州昆曲的所谓“中州韵”,即是带有苏州方言特色。目前六大昆剧团中,苏州的江苏省苏昆剧团、南京的江苏省昆剧院其唱念还保留吴音的特色,唱入字也必断。上海昆剧团其唱念多已京剧化,入声字往往不断,浙江昆剧团(已改制为浙江京昆艺术剧院)也有京剧化的倾向,但还保留一些吴音特色,有时还带一点杭州音。湖南昆剧团以郴州地区的官话唱念,北方昆曲剧院的唱念语音则如同京剧。
说白有所谓“韵白”与“方言白”,韵白是用中州韵的念白;方言白,即念白用方言。苏州昆剧所用的方言白,主要是苏白,即苏州方言,但依角色需要,有时也用其他的方言,如《绣襦记,教歌》中扬州阿大就说扬州白;《长生殿,弹词》听客中的净角就说京白。苏州、南京、上海、浙江四团在剧中人是读过书的上层社会人物多用韵白,下层人物多用苏白,苏白在丑、副行当中用得比较多。北京则改苏白为京白,湘昆则改苏白为当地的语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7 11:3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