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芒草
禾本科须芒草属植物
须芒草是禾本科须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纤细,圆柱形或微压扁,节无毛;叶片线形,近革质,平滑,无毛,脉不显,背面中脉凸出;总状花序常着生于主秆或分枝顶;鞘状佛焰苞狭长;总状花序轴节间或小穗柄近顶部渐粗,顶端杯状,杯缘具齿;无柄小穗狭长圆形,有柄小穗狭披针形,常为雄性;花果期6-11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0-70厘米。秆直立,纤细,圆柱形或微压扁,常染紫色,无毛,基部密生分蘖新叶,并残存枯老叶鞘。叶鞘两侧压扁,基部长于而下部短于节间,光滑无毛;叶舌干膜质,长1-1.5毫米,顶端圆截;叶片线形,长10-30厘米,宽2.5-3.5毫米,近革质,平滑,无毛,脉不显,背面中脉凸出;扁平,较硬,边缘疏具小瘤基毛或无毛。
总状花序常多于2,常着生于主秆或分枝顶,长1-3厘米,直立,常染以紫色,基部托以线状披针形鞘状佛焰苞,其上叶片退化,稍长于花序总梗;总状花序轴节间和小穗柄顶端略膨大,具齿状或杯状附属物,边缘密被白色绒毛,长2-4毫米。无柄小穗长约5毫米(连基盘),狭长圆形,基盘钝,疏具髯毛;第一颖背部具沟或无沟,具2脊,顶端具齿或无齿;第二颖舟形,与第一颖近等长,具脊,脊中上部粗糙;第一外稃略短于第一颖,膜质透明;第二外稃线形,与第一外稃同质,顶端2裂达稃体的1/5-1/3,芒从裂片间伸出;芒膝曲,芒柱扭曲,长约10毫米;内稃较短;鳞被2,长约0.5毫米;雄蕊3,花药紫色,长约2.5毫米,花柱分离,柱头羽毛状。有柄小穗披针形,常为雄性,第一颖背部扁平,具数脉,无芒,边缘粗糙;第二颖稍短于第一颖,具3脉;第一外稃长约为第一颖的2/3,膜质透明,边缘具纤毛;第二外稃披针形或线形或缺,无芒或偶具芒;鳞被2;雄蕊3或缺。花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须芒草生于海拔3000-4500米的山坡、草地、灌丛中。
分布范围
须芒草原产非洲西部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非洲赤道附近,中国海南省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1982年引种,生长良好,在广东、海南推广种植。
西藏须芒草原产于中国西藏、四川(西部)、云南等地,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亦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洱源。
生长习性
须芒草适应性强,在热带旱季长的地区生长良好,要求降水量600-1100毫米。在海拔2000米地区有分布,以1000毫米以下生长最好,耐酸,在pH为4.6的土壤上能繁茂生长。耐瘠,不施氮肥,其产量为坚尼草(Panicummaximm)的2倍。耐火烧,旱季火烧后,促进新蘖发育,再生力达100%。种子成熟后易落粒,雨季时,发芽生长,形成茂密的草丛。自我更新量为10-50株/平方米。根系发达,入土深度80厘米,肥沃疏松的土壤可达3米以上。能摄取土层深处的水分,耐旱力强,最高可耐9个月的旱季。其产量最高是在年降水量750毫米以上、旱季为3-5个的地区。不耐水淹,也不耐重牧。为短日照植物,开花的临界日照为12-14小时,在海南儋县(北纬19度30分,东经109度30分)5月初开始抽穗,随之开花,开花盛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10月种子成熟,冬季并不枯黄,保持青绿状越冬。在儋县,旱季(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的鲜草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25%。能和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sis)、大果蝴蝶豆(Centrosemamacrocarpum)、尖叶蝴蝶豆(C.Acutifol)、野花生(Arachispintoi)混播,表现良好。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须芒草营养价值中等,但叶量大,柔软,适口性好,营养期长,生长快,加之冬、春干旱季节不枯死,家畜可全年采食,故可作种优良牧草。产量高,产鲜草7.5-10.5吨/公顷,产蛋白质5175千克/公顷,为优良牧草。特别是在旱季和冬季,其他牧草相继枯黄,须芒草为牲畜提供了较好的饲草。可放牧利用,也可刈割,调制成干草或青贮。在世界热带干旱地区,如西非的尼日利亚、加纳等都视为优良牧草。
参考资料
须芒草.植物智.
西藏须芒草.植物智.
西藏须芒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