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系统
由预测者、预测信息、预测手段、预测对象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预测活动和过程
预测系统是由预测者、预测信息、预测手段、预测对象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预测活动和过程。预测过程是:预测者根据决策需要确定预测对象;搜集、整理、加工有关预测信息材料;确立预测技术和方法;建立预测对象的同态模型并转换为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结果;检验预测的准确性;交付决策者使用。预测的类型有:根据预测对象的未来目标时刻的长短,可分为长、中、短期预测;根据预测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等预测;按预测对象的规模有宏观、中观、微观预测。长期预测具有全局性、宏观性,预测结果是求得趋势值的饱和点。
中期预测有较强的现实性,预测结果与决策直接有关。短期预测一般与确定的事件有关,比较细致。在新闻工作中,我国有人对1995年和2000年的我国报业发展进行了近期和远期预测。预测对象是我国报纸的近期与远期的年发行量;预测材料是1953—1985年的报纸发行数据;分析方法是“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通过分析1953—1985年报纸发行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序列的相关性,研究发行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建立了组合式预测模型,即由趋向性部分的指数模型和反映随机波动的时序模型组合而成。预测结果,近期到1995年报纸年发行总量可达470.885亿份,置信区间在±32.098亿份。远期2000年,报纸年发行总量为696.939亿份。置信区间为±37.507亿份。本世纪末我国千人报纸日均发行量可达159份左右。由于目前日报发行量占发行总量的60—70%,预计本世纪末千人拥有日报100份左右。我国报业在世界各国中的位次可由现在的“中等偏下”(千人拥有日报46.9份,居第74位),上升为“中等偏上”的水平。在具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大量的属于短期预测。每天都在进行的新闻选择及其效果的判断就是暂短的、微观的预测活动。特别对于将要发生的事实报道是一种新闻预测活动。新闻预测或预见,是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预见、选择的过程。预测结果(即新闻价值的实现效果)的准确程度是检验新闻预测报道的标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1 16:1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