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绞丝用于架空电力导线以及电力架空光缆终端、悬挂、接头等的连接金具。预绞丝最早于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于美国,最初的产品为用于裸导线应力集中位置以及电腐蚀、电弧烧损位置保护的螺旋护线条。经过多年发展,预绞丝金具已经广泛应用于输配电、光纤通讯、电气化铁路、有线电视、建筑、农业等领域。
在10kV线路中对受损钢芯铝导线的修补工艺主要是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规定进行。根据导线的不同损伤程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补修工艺:0号砂纸打磨、缠绕修补、补修管补修、直线接续管接续。从修补方式来看,采用0# 砂皮打磨和缠绕处理工艺修补导线的时间是较短的。但这两种方式只能涵盖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且截面积损伤又不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积的的7%的钢芯铝导线的修补,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而在现实钢芯铝导线发生混连短路后,导线受损面积一般大于7%。为此,我们对全年导线修补总量进行了统计。在年度导线损伤面积大于7%的故障次数为15起,约占故障总量的60%。对损伤面积大于7%的导线修补主要采用的是补修管补修及锯断后使用直线接续管重新接续。但这两种工艺对工器具、劳动力要求较高,施工工艺比较繁琐,因此施工时间也比较长。
预绞丝是若干根单股螺旋型金属丝预先绞合而成的产品。根据导线截面尺寸,将规定内径的螺旋金属丝顺螺旋方向旋转,构成一个管形的空腔。预绞丝顺螺旋包覆在导线外层,在导线拉力作用下,螺旋旋转,构成对导线的锚固力握力,导线拉力越大,螺旋旋的越紧,对导线握力也越大。以往的修补预绞丝在35 kV及以上线路应用比较广泛,但在10 kV 线路中应用较少,且仅能用于断股7%及以下且损伤范围不大的线段上,达不到补强的效果。张力预绞丝接续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预绞丝产品,它是作为一种
接续金具使用。它可以用来代替常规的钳压接续管和压接管,可以用来连接铝绞线、铝合金绞线、
钢芯铝绞线等导线,达到其原有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
施工现场使用一整套张力预绞丝接续条,将钢芯接续条的中心标记置于一方导线的尾端,沿导线方向量出半个接续条长度另加6.35mm 使用胶带缠与此点,并剪掉外层铝线,露出内层钢芯。用同样方法处理另一边导线。选择组成数目最多的一组钢芯接续条。将中心标记置于一边钢芯的尾端开始操作,并将其一半长度缠绕到导线上。将另一导线的末端置于中心标记附近,使两端大约相距2mm,将接续完全缠绕在导线上。将第二组接续条置于中心标记处,在中心两侧各缠绕一至两个节距。用同样方法安装第三组接续条。完全装好的钢芯接续条。为保证电气连接可靠,所有导线无论新旧,都必须进行彻底打磨,然后马上安装。应使用优质的导电膏来延迟氧化作用。选择组成数目最多的一组外层接续条的中心标记对准中心标记处小心缠绕。将第二组接续条置于中心标记处,在中心两侧各缠绕一到两个节距,用同样的方法安装第三组接续条,然后同时缠绕第二组、第三组接续条,直至完全缠好。完全安装好的张力接续条,外层接续条的尾端可以通过折导线或用拇指转动接续条就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使用张力预绞丝修补法可以涵盖损伤面积大于7%的钢芯铝导线修补,甚至可以用来作为断线连接的
接续金具使用。而且具有施工工序简化,材料携带方便,安装不需其他辅助工具,施工人员经一次教学就能独立操作,安装后外观平滑美观等优点。通过采用该修补方法,避免了松线、紧线、钳压等烦琐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通过缩短导线修补时间,切实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