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颈动脉窦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窦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异常增高,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
1.外周病变学说:认为引起颈动脉窦反射异常的病变部位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周围,因颈动脉硬化或栓塞、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附近的炎症、淋巴结肿大、肿瘤及瘢痕压迫等,引起颈动脉窦感受器感受异常。
2.中枢病变学说:认为引起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病变部位在自主神经核水平,是自主神经中枢对正常的颈动脉窦传入刺激产生过度反应所致。最终的传出效应在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负性频率、负性传导、负性肌力以及血管平滑肌松弛,导致心输出量和(或)血压明显降低,脑灌注压骤然降低而出现晕厥。此外,凡是能刺激或压迫颈动脉窦的因素,如衣领过紧、突然转颈、颈部手术、针刺或按摩颈动脉窦等均可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
颈动脉窦晕厥在临床上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站立时发生,表现为突然转颈动作、衣领过紧、或轻度刺激颈动脉窦区时突发晕厥。根据颈动脉窦晕厥发生时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心脏抑制型:由于迷走神经反射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阻滞,甚至心脏停搏,从而发生晕厥。此型常见。
2.血管抑制型:通过抑制交感性血管收缩,引起血压下降而不伴心动过缓。此型少见。
3.脑型:压迫颈动脉窦时,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同侧大脑半球血循环障碍,常伴对侧肢体痉挛或抽搐,但不伴血压或心率变化。此型罕见。
检查
1.体格检查
心脏抑制型:心率下降≥120%和(或)心搏停止≥3秒;血管抑制型:收缩压<80mmHg和(或)下降超过50mmHg,和(或)平均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25%。
2.心电图检查
心脏抑制型心电图可见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极为缓慢,或出现心搏完全停止。
诊断
根据颈部手术、针刺或按摩颈动脉窦等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及心电图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避免突然转颈,不穿高领或硬领衣服,避免同时按压双侧颈动脉,行颈部手术时切勿损伤颈动脉窦区。
2.对症治疗
对反复发作者,可长期服用普鲁本辛;药物疗效不佳者,可做颈动脉窦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发作过于频繁伴心率缓慢者,可考虑人工心脏起搏。
预防
避免诱因,治疗颈部原发病。特别注意的是对颈动脉按摩,不可双侧同时按摩,以防造成心跳骤停、脑梗塞,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