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对羊、牛、猪的粘蛋白的化学成分研究的比较详细,这在糖蛋白研究的历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羊的颌下腺粘蛋白(ovine submaxillary gland mucim,OSM)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羟基与N-
乙酰氨基神经(糖)酸(非还元末端)和N-乙酰半乳糖胺呈α(2→6)结合而形成的多数二糖侧链的结合物。仅此二种糖占全量(干燥量)的52%。除上述的糖以外,尚含有少量
D-半乳糖和L-岩藻糖稍复杂的寡糖侧链的其它微量成分。牛颌下腺粘蛋白以同样的二糖侧链为主体,这点与OSM相似;猪颌下腺粘蛋白(porcin submaxillary gland mucin,PSM)的寡糖侧链结构,甚为复杂,是由两个N-乙酰氨基半乳糖分别与1个半乳糖、岩藻糖、唾液酸(N-羟乙酰神经氨(糖)酸——N-glycolyl neuraminate)结合而构成的五糖。PSM作为血型物质也具有活性(A型)。
颌下腺粘蛋白是
上皮细胞产生的主要成分,对细胞起着保护和润滑的作用。不仅在消化道,还在气管上皮、唾液腺、
颌下腺、腮腺、
膀胱、乳腺、子宫、
卵巢及前列腺等的上皮细胞存在用途:粘蛋白中糖链占全分子量的50%以上,有时可达80%。
气道急性和慢性炎症过程中粘液及粘蛋白高分泌,糖基化程度也显著增加。唾液酸作为主要的末端糖基之一,也是多种细菌可结合的糖受体,其增多与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CO.血清MUC1、MUC2及MUC5AC水平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