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口线虫
颚口科颚口属动物
颚口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旋尾目颚口科、颚口属动物。该属动物前端呈头球状,其上布满小棘,其余体表也布满小棘,体前部小棘呈鳞片状。该属的棘颚口线虫能导致颚口线虫病
形态特征
颚口线虫,虫体长10~30毫米,宽2~3毫米,呈细线状。虫体有1个圆形头球,头球有4个亚中腔与颈囊收缩,使其头部固着于宿主的组织上.此时头部膨大,头球具有多条横裂的沟,并有大而扁的刺,密生于虫体前1/3处,雄虫侧腹.尾部有二枚交合刺。雌虫阴户位于距尾蚴端4~8毫米处。虫卵呈椭圆形。
成虫
虫体圆柱状,短粗。活时呈鲜红色、略透明。头尾稍向腹面弯曲,头端为球形,头球上有8圈小钩。N周围被1对唇包绕,唇呈肉质状,每个唇上各有2个乳突。颈部狭窄。虫体前部和尾部被有体棘,体棘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的身体部位各异,是虫种分类的依据之一。消化器官由食管、肠和直肠构成,食管长度几乎为虫体的1/2,食管两侧有2对颈囊,最终汇合开口于唇部。雄虫长为11~25 mm,末端形成膨大的交合伞,1对不等长的交合刺,左刺长于右刺。泄殖腔周围有一无棘区,呈“Y”字形。尾端有4对小乳突和4对大的柄乳突。雌虫大于雄虫,长为25~54 I'nIYI,阴门位于虫体中后部。
虫卵
椭圆形,卵壳表面粗糙,大小为(62~79)“m×(36~42)gm,虫卵在子宫内时无色透明,落入肠腔后被染成棕黄色,一端具有特殊的帽状突起结构,内部含有1~2个卵细胞。
第三期幼虫
第三期幼虫 呈“6”字形状,长约4 mm,头顶部有唇,头球上有4圈小钩,小钩的形状和数量不同,由前向后逐渐增多,具有鉴定虫种的重要意义。头球及全身均被有体棘,体棘列数达200列以上,体前部棘长、后部棘较短,由前向后体棘逐渐由10肛rn变到2 pm,排列稀疏。食管分为肌性和腺性两段,食管周围的前1/4处的4个颈囊呈管状,开口于头球内的气室内,开口不汇合,囊内含有囊液,这4个颈囊对头球的膨胀和收缩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史
棘颚口线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胃壁的肿块内并在其内产卵。典型的肿块具有洞穴的特征,有一个小孔和胃腔相通,成虫产出的虫卵经小孑L进入胃腔,随宿主的食物残渣一起排到体外。到达外界的虫卵入水后在27~31℃下,经7日时间孵出第一期幼虫,如遇到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则被其吞食,经7~10日继续发育到第二期幼虫后,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黄鳝、泥鳅、乌鳢等)吞食含有第二期幼虫的剑水蚤,幼虫进入体内穿过肠壁到达肌肉,发育为被囊壁包裹的第三期幼虫,当终宿主猫科或犬科等动物吞食含有第三期幼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或转宿主后,幼虫进入终末宿主体内,脱囊,穿过胃、肠壁到达肝或在肌肉和结缔组织内移行。发育为第四期幼虫,然后回到胃内,发育为成虫,并在胃壁形上形成肿块,成虫体前端埋入其内寄生。每个宿主胃壁上一般只有1个肿块,个别患者有2个或更多个。每个肿块内常寄生有1~2条虫体。自宿主感染到在粪便中可查到虫卵需要100~150日。
一些动物(蟹、蜊蛄、蛇、龟、鸟、鸡、鼠、猪及灵长类动物等)若食入了含有幼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后,幼虫在其体内不再继续发育.而是形成结囊的幼虫。此类宿主为棘颚口线虫的转续宿主,当终宿主食入转续宿主后。幼虫在终宿主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人不是棘颚u线虫的适宜宿主,人体感染多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第三期幼虫的鱼类或转续宿主。在人体内,本虫也保持在第三期幼虫阶段或者是发育为性未成熟的早期成虫阶段。幼虫在人体内可存活数年,最长报道为10年以上。
生物种类
颚口线虫已确定的共有10种,其中在东南亚报道5种,在我国发现的有刚刺颚口线虫(G. hispidum)、陶氏颚口线虫(G. doloresi)和有棘颚口线虫(G. spinigerum)。
刚刺颚口线虫寄生于猪胃内。新鲜虫体呈淡红色,表皮薄,可透见体内白色生殖器官。头端呈球形膨大,其上有11横列小棘。全身都有小棘排列成环;体前部的棘较大,呈三角形,排列较稀疏;体后部的棘较细,形状如针,排列紧密。雄虫长15-25mm,有交合刺1对,不等长。雌虫长22-45mm。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一端有帽状结构。
陶氏颚口线虫寄生于猪胃内。雄虫长20-38mm,雌虫长27-52mm。虫卵两端各具一个透明突起。
棘颚口线虫寄生于猫、犬、貂等肉食性动物的胃内。雄虫长10-25mm,雌虫长9-31mm。
临床症状
虫体寄生于食管壁,引起咽下困难或呕吐,严重者食管形成憩室,不能进食。虫体寄生于心肺等胸腔器官,引起心脏穿孔,出血,心跳受阻,心脏发炎,肿大,心力衰竭而死。例如,病貂表现消化紊乱,呕吐,剩食,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喜卧小室内,不愿活动,被毛蓬乱,可视黏膜苍白,最后昏迷而死。
感染疾病
棘颚口线虫的机械性刺激以及其所分泌的毒素引起的化学性刺激是主要致病机制。虫体在人体组织内移行,可到达全身各处,对皮肤、肌肉组织等均造成损害。虫体的代谢产物及分泌物(类乙酰胆碱透明质酸酶蛋白水解酶等)对机体造成刺激。根据病变的部位,将其分为皮肤型颚口线虫病和内脏型颚口线虫病两种。
1.皮肤型颚口线虫病
幼虫进入人体后,穿过胃肠壁进入到肝,短暂停留后可在肌肉或皮肤出现,身体各部分逐渐出现条索状或圆形肿块。虫体在表皮和真皮之间游走时,可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患者出现移动性肿块并伴有红肿、疼痛。虫体如接近体表,则可出现匐形疹.伴有剧痛。移动性肿块可出现在面颊、颈、手臂、腋下、胸腹、背等全身各处。
2.内脏型颚口线虫病
内脏型颚口线虫病可出现在全身各个器官(脑、眼、肺、气管、胃肠道、子宫、阴茎、尿道等),临床表现依据寄生位置而异。一般损害分为急性和慢性炎症,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幼虫进入人眼部、脑部的比例极高,并可引起严重的后果。进入眼内,出现眼睑红肿、痒痛;进入眼球,可引起创伤性视网膜穿孔、玻璃体出血或虹膜穿孔,患者可出现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侵入脑部,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导致患者死亡;侵入肺部,出现咳嗽和胸痛,侵入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与治疗
颚口线虫病的控制主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首先要控制和消灭感染源,原则上应有计划地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丙硫咪唑氟化钠铵、阿苯哒唑甲苯咪唑及复方伊维菌素等广谱驱虫药对成虫有较好的疗效。其次要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尽可能地减少宿主与感染源的接触机会。防止猪吃入生的鱼类及两栖动物等。避免猪到水边吃到剑水蚤和第二中间宿主的机会。保持环境卫生,对有可能感染颚口线虫的食物进行加热处理,避免传染源的传入。
人类对颚口线虫的防治没有特效药,多采用手术摘除幼虫。某些药物对颚口线虫病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服用泼尼松龙硫酸奎宁可使移行性肿块消退;噻苯咪唑阿苯哒唑有一定疗效。颚口线虫病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避免生食或食未熟淡水鱼类(或其它肉类)。其次,在加工或处理生肉时,应注意自我保护。在流行区避免直接接触疫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1 20:4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