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奇
原中国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教官
颜奇(1901-1952) 又名多年,字庆多,广东省海丰县陶河镇桐埔村人。幼时过继叔父,受过良好教育。
颜奇(1901-1952) 又名多年,字庆多,广东省海丰县陶河镇桐埔村人。幼时过继叔父,受过良好教育。青少年时期目睹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立志投笔从戎,精忠报国。1926年毕业于广州黄埔军校,以后又参加国民党庐山训练团。1938年初,任东莞县国民党“社训总队”副总队长,统率全县地方武装。少校军衔。1937年,中共党组织通过何与成做争取颜奇的工作。不久,颜奇推荐何担任社训总队政训员,并不断接受共产党干部到其所属“常备壮丁队”任壮常队副中队长、班长,,逐步改变了这一地方武装的政治素质,基本上为共产党所掌握。同时积极支持帮助共产党建立抗日武装队伍,与其并肩战斗。1938年10月12日,日军占领淡水、稔山。颜奇参加了东莞中心县委召开的紧急会议,参与创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并与共产党干部、县武装部长王作尧一起向县长反复作工作,领到步枪40支,子弹800发,及时装备了抗日队伍。19日即在牛屎塘、峡口、榴花塔一带率部与日寇血战,打响了莞城抗日第一枪。与敌人相峙中,颜奇曾带领40多人过江侦察敌情,伏击敌人。在刘屋村与日寇骑兵30多人相遇,率先向敌人开火,由于敌强我弱,从竹林向河边撤退,避免了重大伤亡。榴花塔战斗失利后,武器就地埋藏,队伍暂时撤退到香港。几天后回来,颜奇将枪支挖出交给游击队,受到共产党方面的赞扬,成为抗战初期执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范例。
1939年春国民党当局发现颜奇与共产党联系密切,将其调往海丰任军训副总队长,随后又调江西“中国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当教官,他仍数次给共产党领导何鼎华写信联系。1946年军校搬迁福建,他摆脱羁绊回到海丰,又转到香港。1949年夏,偕同夫人谢秀美从香港回乡,曾在吊桥村颜永年家与共产党干部蓝训才会晤。蓝向其阐明当时形势,要求他出任大队长,他回答说:“我做共产党的同路人就好了。”遂在家务农,兴办桐埔小学、修建吊桥陂头及坑尾村前的溜石仔陂和龙身坣等,为家乡办了许多好事。后因历史问题受到污蔑而自尽。198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作尧为其作证予以平反昭雪。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0 19:5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