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庆(1878—1942),字季余,颜惠庆之弟。上海人。中国铁路工程师。历任粤汉铁路工程师、京张铁路正工程师、川汉铁路副总工程师,中国接收胶济铁路委员长、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长,后改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铁道部技监等职。
人物生平
颜德庆,早岁毕业于上海英华、同文、法文学堂。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随兄自费赴美,入斐夏义西中学肄业,后升入大学,再转入美国理海大学肄业。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毕业,获工程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桥梁公司及木柯义达铁厂专习绘、算、造、验各项桥工钢铁事宜。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颜德庆回国,先后任粤汉铁路、广三支路工程师,京张铁路正工程师。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应学部留学生考试,授工科进士。旋奉学部派任考试山西大学专齐毕业生襄试官。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由邮传部奉调任路政司行走,后授该部郎中。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派充川汉铁路副总工程师、代理总工程师。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长;5月改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7月派充粤汉铁路湘鄂局局长,兼管汉宜夔两段事宜。
1919年任协约国共同监管中东及西伯利亚铁路技术部中国代表。1920年任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两年后回国,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国际交通事务处处长。
1928年11月,任国民政府铁道部简任参事。旋派胶济铁路管理局管理委员会兼领委员长。
1929年7月,任铁道部技监,同时兼任铁道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铁道技术员铨叙委员会主任委员,铁道技术总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国际联合会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高等考试第一典试委员会典试委员各职。
1935年奉派兼任正太铁路管理局局长。
1937年任代理铁道部次长。次年聘为铁道部高等顾问。
1939年颜德庆出席管理英庚款董事会。并被推为该会代表。
1940年获美国理海大学特赠博士学位。曾创立工程师学会,被选为会长。
1942年病逝于上海。终年64岁。
主要事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上,颜惠庆担任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颜德庆是随员。虽然为幕后角色,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地支持顾维钧提出收回青岛的主张。中国收回青岛主张失败,他与兄颜惠庆全力支持中国代表团发表《拒签宣言》。赞成提交《中国要求胶澳租借地、胶济铁路及所有他项关于山东权利之直接归还之说帖》;经过巴黎和会和约规定:“德国根据1898年3月6日之《中德条约》,及其他关于山东省之一切协约,所获得之一切权利、特权,如胶州(即青岛)之领土、铁路、矿山、海底电缆等,一概让与日本。……”正当举国翘首期盼巴黎和会谈判结果的时候,却传来中国收回青岛主张失败的消息。全国上下高喊“还我青岛”等口号。
1921年5月16—25日,日本在东京召开的东方会议上决定:山东问题坚持中日直接交涉。实际这是日人为华盛顿会议所定的基调。自1920年始,德国派遣全权代表卜尔熙来华于北京,同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颜惠庆谈判中德协约事,经过50余次非正式会议完成草案,于1921年5月20日,正式签订《中德协约》。签协约时,德方声明:“凡因与中国订立1898年3月6日之条约及其它一切关于山东省之文件而获得之一切权利、产业权、特权,德国抛弃之。青岛从1921年5月20日起,将不再为德国租借地。”并恢复中德关系,这等于给日本侵占青岛的合法性关上了门。在华盛顿会议前,日本虚晃一枪,对外宣布,无条件地把青岛和山东主权交还给中国,企图不把山东问题列入华盛顿会议讨论之列,将这一国际问题转化为中日之间的问题。1921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向英、法、意、日、中等八国发出会议邀请。中国代表团组成为:全权代表由时任外交总长颜惠庆,包括颜德庆等人组成,代表团总人数达130人。为了声援中国代表团,社会各界纷纷成立“国民外交联合会”。11月13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不久,《上海新闻报》报道了当面质问颜惠庆外长的经过。事后,以外交部名义发表了关于青岛问题的宣言,说明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及山东权益的立场。并亲自出面逐条回答游行学生递交外交部的四项条件:(1)尊重民意;(2)山东问题必须提交大会;(3)青岛必须无条件归还;(4)上述各条,电令中国代表照办。学生听后表示满意。11月19日,中日交涉有所进展,对归还铁路,由日人主张“贷款赎路”上,重返中方主张“筹款赎路”。在青岛回归时,颜惠庆为中国在中日谈判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进入中日谈判交接阶段,这一实施重任便落在颜德庆的身上。
1922年3月,青岛回归进入接管实施阶段。王正廷被委任鲁案善后督办,颜德庆出任中国接收铁路委员长。接收工作开始,日人多方刁钻。作为铁路谈判的挑大梁人物,颜德庆寸土不让。双十节的前一天,是颜德庆的生日,前去赴酒宴时,王正廷特赠一方匾额,上书“折冲中流”四字,颜氏谦辞礼让一番后,便引出不少接管的话题。王说:“眼下鲁案善后正行道中途,幸有颜公这样的资深才长倾心相助,勉力支撑鲁案善后半壁江山,才有今日谈判成果。要能善始善终,全靠颜公‘折冲中流’,寄厚望如此。”颜也没有客气,提出要将铁路赎金再压500万。后来提出来的评价标准被日方代表推翻。日人要按日本的一套评价标准,将价算在4500万日元。颜也不示弱,提出实地考察,和外国专家论证。日方代表在国际舆论面前,只得把价杀到4000万。矿山偿价,日人提出为1200万,几经讨价还价,最后以500万日元拍板。12月5日,《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终于签署。胶济铁路定于1923年1月1日移交,偿金4000万日元。颜德庆担任中国接收铁路委员长,由他主持的收回胶济铁路仪式,于1923年1月1日在青岛朝城路举行,最终使悬挂了八年的“日本山东铁路管理局”的牌子摘下之后,“中国胶济铁路管理局”随之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