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龙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
颜龙安,1937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西萍乡,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名誉院长。
人物经历
1937年10月5日,颜龙安出生于江西省萍乡东桥乡边山村。
1952年—1955年,在江西省萍乡县一中初中学习。
1955年—1958年,在江西省萍乡市高级中学学习。
1958年—1962年,在江西农学院(现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2年—1969年,担任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局技术员。
1970年—1977年,担任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技术员。
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1983年,担任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局副局长。
1983年—1995年,担任江西省萍乡市科委主任、党组书记、研究员。
1995年—1998年,出任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研究员。
2007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颜龙安从1970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2年带领课题组最早育出野败籼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744亿亩,占中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59%。1972年开始杂交水稻繁殖制种高产技术研究,解决多项技术难题。1973年研究明确“野败”恢复基因的分布规律,1973年育成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势组合“汕优2号”,实现三系配套。1987年发现萍乡显性雄性核不育水稻。1980年提出增大“三系”库容量的育种思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带领课题组选育出“献优63”、“新优752”、博优752等已大面积推广的超高产水稻新组合。
2024年11月19日,江西省农科院颜龙安院士团队牵头成功绘制了全球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大大扩展了水稻基因组资源。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颜龙安先后主编、参编《杂交水稻繁制学》等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颜龙安先后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作物学会科技成就奖等奖项。
人才培养
颜院士认为:“在实践中运用好理论知识;在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发现规律;敢想、敢干、勇于创新;虚心学习,不懂就问。这是年轻人需要牢记的四个做科研的基本要求。”他还指出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科研人员应该具备三个脑袋。一是政治脑袋,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经济脑袋,科研选题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是科学脑袋,学好基础知识,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团结协作、不畏艰辛、敢于创新。这里引用一句时髦的话,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百姓家。’”
1999年,颜龙安主编出版了《杂交水稻繁制学》,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无论是籼稻还是粳稻,无论是三系稻还是两系稻、再生稻,制种人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操作要领,该书成为育种科研人员和专业大户的实用参考书。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1992年,颜龙安因为脑部长了一个鹅蛋大的瘤子,突然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在萍乡确诊后,医生建议他尽快到北京做手术。颜龙安打着点滴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但他仍时刻关心家中的谷子。
人物评价
颜龙安是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有“杂交水稻之母”之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评)
颜龙安是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先行者和主要发明者之一,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6:5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