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
茅盾散文作品
《风景谈》是现代作家茅盾创作的散文,是被选入中学或大学语文教科书的典范篇章。文章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其主题是赞美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延安为中心的抗日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以及抗日军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文六个画面,总体上每个画面构成景物与人的比较,自然景观与人物的出现、活动构成一种对比或衬托关系,通过线条、色彩、声音各种因素的比较,突出每个画面的美感,突出作者在每一个风景画面构思的匠心独运。文章充实内美,神韵悠然,尤其是结构新颖,谋篇如行云流水,匀称舒坦,组合有序,以不同凡响的美学价值与美不胜收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深刻的教益与启迪。
作品原文
风景谈
前夜看了《塞上风云》①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返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③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就成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面。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④,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但是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下跌撞,四面是静寂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然而,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三层楼的亭子间似的,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只凭剪发式样的不同,你方能辨认出一个是女的,他们被雨赶到了那里,大概聊天也聊够了,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试想一想,这样一个场面到了你眼前时,总该和在什么公园里看见了长椅上有一对儿在偎倚低语,颇有点味儿不同罢?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瞥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那么,此时此际,倒是先感到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他们之是否恋人,落在问题之外。你所见的,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戟,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之下,拿出他们那一套来,怡然自得。但是什么能使他们这样呢?
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再有一个例子: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花时已过,现在绿叶满株,却没有一个桃子。半爿旧石磨,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这就不坏!”你也许要这样说。可不是,这里是有一般所谓“风景”的一些条件的!然而,未必尽然。在高原的强烈阳光下,人们喜欢把这一片树荫作为户外的休息地点,因而添上了什么茶社,这是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爿磨石,几尺断碑,还有荞麦和大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现在请你坐下,来一杯清茶,两毛钱的枣子,也作一次桃园的茶客罢。如果你愿意先看女的,好,那边就有三四个,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家里寄给她的一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那边又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⑤,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温雅得和闺女一般。男女混合的一群,有坐的,也有蹲的,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就在他们近边,长石条上躺着一位,一本书掩住了脸。这就够了,不用再多看。总之,这里有特别的氛围,但并不古怪。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随便喝点,要是袋里有钱;或不喝,随便谈谈天;在有闲的只想找一点什么来消磨时间的人们看来,这里坐的不舒服,吃的喝的也太粗糙简单,也没有什么可以供赏玩,至多来一次,第二次保管厌倦。但是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的人们却把这一片简陋的绿荫看得很可爱,因此,这桃林就很出名了。
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940年12月,于枣子岚垭
作品注释
①《塞上风云》:反映汉蒙民族人们团结抗日的进步影片。阳翰笙根据同名话剧改编,应云卫执导,中国电影制片1940年至1941年间摄制,1942年2月正式公映。
②猩猩峡:又作“星星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和甘肃省安西县交界处。
③坎儿井:新疆地区一种利用地下水的灌溉工程,用横贯地下的暗沟作为输水道。
④调朱弄粉的手儿:作者于1980年2月2日致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的信中说:“应该是指‘女同志的手’,但是这些做饭的女同志也同时是文艺工作者。”
⑤天下最难走的路:指当时的进步青年冲破封锁,从国统区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创作背景
《风景谈》是创作于1940年底,当时茅盾在重庆。全面抗战爆发后,新疆主政者盛世才提出了反帝、亲苏、清廉、和平、建设、民族平等的六大政策,茅盾受其迷惑,奔赴新疆。1940年,盛世才的独裁面目日益显露,茅盾深感失望,设法离开了新疆,经兰州、西安抵达延安。在延安,他亲身感受到了抗日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平等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官兵平等所爆发出来的热情使抗战时的延安到处弥漫着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耳闻目睹的一切使茅盾感受很深。1940年10月,党组织的决定派茅盾到重庆担任战时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加强国统区文化战线的工作。茅盾欣然接受了党组织的决定,离开延安到重庆。
重庆是当时代表中国的国民政府所在地,国民党的达官贵人整日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甚至利用职权大发国难财。国民党官僚们搜刮了大量民脂民膏,过着贪婪无耻、穷奢极欲的生活。外有侵略者重兵封锁,内有蒋介石个人独裁,加之国民党官僚豪门敛财,国统区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心涣散。这一切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抗日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颓败不堪的现实让茅盾感到彻骨的心寒,他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延安抗日军民的火热的战斗生活向往,不时地产生想讴歌赞美延安抗日军民的火热的战斗生活的冲动。但是,蒋介石虽然在西安事变后被迫答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从骨子里不甘心让共产党发展,处处限制共产党,对积极支持共产党的民主人士也大肆暗杀。在白色恐怖下的重庆,如果公开发表讴歌赞美延安抗日军民的文章,必将招致杀身之祸。在此情况下,茅盾只能用艺术手法创作《风景谈》,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文章发表于《文艺阵地》1941年1月第6卷第1期。
作品鉴赏
《风景谈》与《白杨礼赞》虽然同是赞美延安根据地人民精神风貌的,但相比较,《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描绘了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
沙漠驼铃
第一幅画面是“沙漠驼铃”,写的是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猩猩峡外的沙漠“茫茫一片”“纯然一色”“苍茫”“寂静”,空旷辽远却又了无生机,这是“风景”的背景,是静景。接着采用由静而动、由远而近的笔法,描绘了人类驾驭驼队的出现。当驼铃在微风中轻柔地击响,仙乐般地回响在空中,当骆驼的方阵安详坚定地走近,生命的气息春风似的迎面拂来,这沉寂而单调的沙漠顿时生动美好起来,“庄严”而“妩媚”。人类的生命活动魔术般地变幻了这千年的黄沙、亘古的荒原,因为人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生命。而“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更是让画面充满生命活力。红色是一种暖色,它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鲜活摇曳的生命力。作者借“猩红大旗”含蓄地表达了对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最终胜利的热烈、坚定而又严肃的情感,也使画面充满和谐与生机。在贫瘠单调的沙漠背景与安详而坚定行进的驼队映衬中,在死寂荒漠与“猩红大旗”色彩的调配上,画面虽有边塞诗中的苍茫荒凉,却没有征戍者的幽怨缠绵、相思忧伤,有的是“昂然高步”,“安详然而坚定地”去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的斗志和信心。
高原归耕
第二幅画面是“高原归耕”,写的是延安人种田晚归的“风景”。黄土高原没有翠色欲流的芳草,没有风中起伏的稻浪,有的只是稀稀落落癞头似的梯田,但这儿的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更动人的是月明之夜,“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晚归的种地人,牵着牛、扛着犁、带着孩子,唱着粗朴的短歌,愉快地没入山坳”。多么甜美的生活!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创造了人美丽的心灵和快乐的精神世界。这实际是一幅“剪影”,是一幅蓝天明月下伴着粗朴歌声出现的晚归种田人的“剪影”。这幅“剪影”在高原夜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这可说是一幅优美的田园风俗画。这样的田园生活不仅是一般隐士所向往的,也是一般老百姓所追求的。然而,在这里,作者的命意绝不同于“田园诗人”的感受,而在于赞美那些创造新生活的人,用自己的勤奋在秃顶的山上,造起层层梯田,种上“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一种和睦新生活的精神风貌,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和谐生活的向往之情。
延河夕照
第三幅画面是“延河夕照”,写的是鲁艺学院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归来的“风景”。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青年,“生产”归来,激情满怀,唱着雄壮的歌曲,爽朗的笑声和着汤汤的河水。熊熊的野火、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映着满天的彩霞,使静穆的自然成为最和谐美妙的图画。面对这样的图景,读者会与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赞道:“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崇高的精神是人之所以伟大的根源。对这一景色的描绘,作者十分讲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主色调与前一幅画相比显得更为明亮,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暖色,烘染出诗一般美的意境。在满天彩霞映照之下的是“干坼的黄土”,“雪白”的河水泡沫,还有那“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明丽而又温馨的情调。显然,作者并非只是为写自然而描绘自然之美,而是为突出人类的活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石洞雨景
第四幅画面是“石洞雨景”,写的是雨天石洞中一对男女促膝而坐认真学习的“风景”。如果说,前一幅画是从大处着眼来描绘鲁艺学院师生劳动归来的欢乐和谐场面的,那么这里的石洞雨景则是从小处落笔来描画根据地青年在雨天的石洞中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一对青年男女被雨赶到了石洞,他们促膝而坐,“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利用大自然恩赐的石洞,在躲雨间隙,争分夺秒地学习,这不仅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更表现出根据地青年不同于一般城市青年的崇高精神境界。原本这“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的暗淡背景,也因两个“生命旺盛的人”,“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而顿生光辉。这幅画面写雨中静景,画面幽静,从个体角度反映了根据地青年和谐融洽的学习生活。
桃林小憩
第五幅画面是“桃林小憩”,是写人们在桃林茶社休息的“风景”。这幅画面描绘了一片小桃林里,“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一截旧阶石”,还有远处粉红色地似的荞麦及屏风似的玉米,组成了茶社独特的风景。茶社里的人们有喝茶吃枣子的、有静静看书的、有热烈讨论哲学问题的、也有躺着休息的,整个氛围轻松愉快、和谐宜人。这儿没有舒缓或狂放的音乐,没有咖啡香茗,更没有各式精美的点心,然而这儿很受人欢迎。他们内心充实、精神丰富,即使在物质条件最简陋的地方,依然能感到快乐。过多依赖于物质生活的快乐是极其有限的,归根到底,人只能快乐地栖息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快乐的“桃林茶社”快乐的原因。与前一幅画相比,这幅画面写林中谈话,画面热闹,从群体角度反映了根据地青年和谐融洽的学习与休息。
北国晨号
第六幅画面是“北国晨号”,这是最壮美的“风景”。霞光中有两位战士:号兵严肃,坚决,勇敢,高度的警觉;哨兵面向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中喇叭上的红绸子,映衬着刺刀的寒光,柔美与刚强、飘逸与坚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道最瑰丽的“风景”。当一个人将个人命运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荣辱与祖国的前途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崇高、神圣和庄严,展示出最美丽圣洁的一面,成为最美丽动人的“风景”。在个性自由、个人奋斗成为一种时尚的年代,也许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倡导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只有超越一己之私的奋斗,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只有超越一己之私的幸福,才是最深刻的幸福。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大写的人、真正的人,才能拥有最美丽辉煌的人生。
《风景谈》不仅是那个年代作者献给解放区军民的一首赞歌,更是一篇诠释人生价值与人性尊严的佳作。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普遍的人性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风景谈》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一向为人们所称颂。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面写风景,意在歌颂人,描写的六个画面看似信手拈来、毫无关联,实则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实在独具匠心。六幅画面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揭示主题。根据画面表达的内涵,六幅画面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命力风景,这是最原始、最朴素的风景。第二个层次是战斗生活风景,从人的精神方面阐释了风景的内涵。第三个层次是民族精神风景,这是主题的升华。同时,六幅画面各有侧重,从多个角度组合成立体风景图。
作者借赞美风景来歌颂有着崇高精神的人,描写的对象有群众,有革命者,有个体,有群体,这些人中不管是粗线条勾勒出来的,还是细致入微精心刻画的,都用自己的活动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信息:他们都有着高尚的生活情趣和充实的精神世界。作者怀着一腔深情,用清新的笔触把一幅幅平凡的风景写得多姿多彩,完全靠人类的活动、人的精神境界的逐渐升华来组织材料,多角度赞美解放区军民,使文章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统一。
名家评价
上海教育学院原教授孙光萱:《风景谈》设题新颖,寄托深远,在结构的安排、画面的组接以及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等方面颇费匠心,不愧为茅盾写于抗战时期的一篇散文佳作。(《今文观止鉴赏辞典》)
东北大学教授孙中田、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查国华:与《白杨礼赞》相比,在结构布局上,《风景谈》似乎不如前者那么谨严凝练,完好集中,然却以跌宕多姿,挥洒自如见长。在这里,作者充分发挥了散文写作艺术自由活泼、无拘无束的特点,向读者展示了多种“风景”的片断:时而沙漠风光,时而高原夜色;时而晨光普照,时而晚霞满天;时而剪影似的写意的“大场面”,时而精工的“小镜头”。但又绝非事无巨细,物无轻重,撒得开收得拢,看似散散落落,实则错落有致。(《茅盾研究资料(中)》)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桂良:文章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浅析〈风景谈〉的和谐之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卫光:《风景谈》中人是风景的主体,也是精神的主体。在全文描写的这六个场景中表现了景和人的完美结合,更加突出再现人的精神风貌。(《延安精神的艺术再现——重读茅盾〈风景谈〉》)
中国茅盾研究会会员刘焕林:茅盾同志四十年代初期写的《风景谈》是和《白杨礼赞》一样驰名的散文。看这篇散文,如入画廊,一幅幅具有特色的西北黄土高原壮丽优美的风景历历地呈现在眼前。(《浓郁的诗情,绝妙的画笔——谈茅盾的〈风景谈〉》)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5 11:5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