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论
中国风水论
风水论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水术的影响形成的理论体系。
简介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水术的影响,无处不深深地打上了风水操作的烙印。
龙脉
建筑之前要先找到一座依靠的山脉,只有背后有高大雄峰作为屏障,才会坚固而为万世不拔之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山脉就为龙脉。
中国传统风水的词语有很多,例如:堪舆、觅龙、察砂等,龙脉也是一个风水词语,它实际上指的是山脉,包括山脉的走向和起伏变化,把山脉称之为龙脉,但不是所有的山脉都可以称为龙脉,只有外形上连绵起伏,并且其中有生气贯通、有始有终、有根有源、有支有派的山脉。
《风水全书》云:“龙者何?山之脉也。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
龙脉潜伏于地下就好比宇宙间的元气注入人的身体那样,有起有伏,而外在的山和水就像人的经脉。山虽然是静止不动的,但一高一低,绵延不断,像是气在其中运行;水蜿蜒曲折,随山而行,就像是把山里的气给带了出来。
按中国传统风水思想,定龙脉是建筑的首要原则,即建筑之前要先寻找龙脉,道理如建圹墓之前先寻山一样。而龙脉不是随意可寻的,定龙脉要望势、察迹、辨形、观色,即要求山脉具有深度、广度,有萦绕之气。在定龙脉的法则中,最重要的是望势,所谓望势即要求龙脉来脉悠远,认脉归宗,生气连贯,气势磅礴,这是定龙脉的根本。那就是说龙脉必须悠远,要有根本,具有深度,才会显出气势,而无根、无宗、无源的山脉是不可以作为龙脉的,所以定龙脉要认脉归宗。而这“根”、“宗”、“源”又指的是什么呢?它实际上是在说龙脉就是山脉的发源之地,龙脉源头越远,则越有气势。又因山即是气,那么山大,则气大。天下龙脉发源于昆仑山才是最有气势的龙脉。
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昆仑山被认为是天下的祖山,这是因为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大山,上通天,下通地,山上百神集结;还有是因为它是地理上实质存在的山,是万河之源、万山之宗。所以古人认为天下诸山皆发脉于昆仑山。最早的史籍记载莫过于屈原的《楚辞·橘颂》:“凭昆仑以瞰雾露兮,隐岷山以清江。”是说:岷山、清江源于昆仑山。
《风水经》云:“ 山之发根脉从昆仑,昆仑之脉,枝干分明,秉之若五气,合诸五形,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相配,合乎德刑,四时合序,日月合明,相生相克,祸福悠分,存亡之道,究诸甲庚,天星凶吉,囊括虚盈。”含义是: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所有的山脉皆发脉于此,枝干分明,秉五气,合五形,天气从这里下降,地气从这里上升,阴阳相配,四时合序,日月合明,相生相克,昆仑山浓缩了宇宙的一切生发之道。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从早期战国时代的屈原一直到清代,都从没有改变过。昆仑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山,气势雄伟壮观,风水认为它上载天上五气,并且阴阳在此交会,又具备五形,所以由此发端出五支山脉,其中三支向东南进入中国,分为北干、中干和南干,这三大干就是中国历代视为龙脉走向的山脉。“天下之山三大干,北干起自昆仑阗颜至白登西,一枝为壶口、太岳,南析城,历恒山、钟燕山,转天寿,尽于碣石、海堧。”从《天下舆图总考》可以得知北干龙起源于昆仑山,终止于天寿山,所以天寿山为龙脉万里而来的聚结之处。北京城就位于北干龙之上,而天寿山是北干龙的正结,即北京城的龙脉镇山(玄武山)。
龙穴
确定了建筑气上通天,有了充沛的元气后,就要把元气纳入一个天地阴阳交汇的中心点——即风水所言之穴中。这股元气所藏之地,实际上就是山脉所栖止之处,就是从万里而来的山脉潜入地下之处,山脉被当作了龙脉,那么山脉所潜之处自然就是龙穴了。元气被留在建筑之中心处,建筑则生气永驻。
穴是天地、山川、阴阳交汇之处,万物化生
气是风水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气所凝结之处便是穴,明朝缪希雍《葬经翼》定名为:“夫山止气聚,名之曰穴。”是说山脉止住之地,就是气的凝聚之处即穴,而山能通气,是指山止之处则气聚成穴。气聚之处为穴的说法,最早源于托名为汉代青乌子所著的《青乌先生葬经》[7]中所提出的“穴暖而生万物”之说:“
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
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而成形象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青乌子所说的“穴”,有两层含义:一是内气萌生之处,所说的内气也就是生气,有了生气,穴才会温暖,才能生成万物,这是穴的本质;二是外气成形,所谓“外气成形”,就是说山川的走向和起伏,为气所凝结,山川是穴的“外气”,只有内外相乘,风水才能自成。“内气是本,外气是形”,所以外气在定穴位的时候显得十分重要,所谓“龙以脉为主,穴以向为贵”,是在讲外在的山川走向,是构成主从、朝揖、拱卫秩序的主要因素,它决定着穴位的尊贵。
古人常常在水的环绕处求穴,是因为穴是为了藏住生气的,而生气有时随山脉而潜伏于地下,有时又会随水脉而流动于地表,若遇到风吹,则生气会有荡散之患。寻找穴,就是寻找生气,穴是为了给人用的,无论是死去的人,还是活着的人,所以只有在吉祥地理中才可以把生气留住,吉祥的地理必须要有完备的山川,左右环抱如城廓,人们才能够修造陵墓或建筑城市,让穴中的生气永远为人所用。北京城就建在三座城垣相套的形式中,即宫殿、皇城、内城,宫殿位于全城的中心,它被皇城、内城高大的城垣团团围住,因为穴就在宫殿内,高大的城垣,一层又一层,穴藏在其中,再也不会荡散了。
穴位是阴阳融凝即孕育生命之处,是阴阳二气相交会的一个场所。阴阳二气原出自太极即一元混沌的气体中,古人认为,万物的萌生,完全得之于阴阳二气的产生。有了阴阳二气,才有了天地,有了天地,才有了四季,才化生万物。其公式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交通”、“阴阳交会”产生了生气,而所容纳生气之处就是穴。
明白了穴为何物后,再来探寻建筑的穴位藏在何处。在此根据上面,总结穴具备的条件如下:(一)山水环抱;(二)城廓环抱;(三)天地交通;(四)阴阳交会;(五)深藏不露。
作为人工建造,它所含有的意思就是山所终止的地方变成了龙脉,水所凝结的地方就成了穴,使它具备了使山脉在此处凝结、使水在此处融会的功能,这样就符合北有山,前有水的山水环抱的条件,就可以使生气永远留在建筑之中。
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还不能找到建筑的穴位所在地,最重要的是建筑的穴位必须符合“天地交通”、“阴阳交会”、“深藏不露”的条件。符合龙穴深藏的原则,龙穴必须藏在最隐秘之处,才能达到不被风吹,不被雨淋的目的。
中国风水建筑,是在有山有水的优美环境中求得与自然的平衡,蕴含了丰富辩证思维的天才智慧,把事物演变发展的有机整体观念,运用于建筑法则中,在严格遵循古代礼制的条件下,进行创作,所以中国古代建筑所呈现出的是平衡、和谐的静态之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20:18
目录
概述
简介
龙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