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细胞
细胞类型
病灶部位的巨噬细胞聚集、增生。当他们吞噬纤维素坏死物后,转变成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Aschoff cell)。风湿细胞体积大,圆形、多边形,边界清楚而不整。胞浆丰富均质而微嗜双色。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横切面呈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稍后则核变得浓染结构不清。
简介
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Aschoff cell): 风湿性病变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在心脏或其他组织间质中,巨噬细胞增生,聚积,吞噬纤维样坏死物,转变为Aschoff cell。风湿细胞体积大,圆形、多边形,胞浆丰富均质,核大,圆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体集中于中央并呈细丝状向核膜放散,因而核的横切面似枭眼状,称枭眼细胞(Owl-eye cell),其长形核的纵切面象毛虫,称其为:毛虫细胞(caterpillar cell),Aschoff cell也可见双核或多核者,有人称其为Aschoff巨细胞。
风湿病
【概述】
风湿病是一种因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炎症。病变主要损害关节、心脏,其次为皮肤、血管浆膜和脑组织等。以发热,游走、对称及多发性大关节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不同程度的心脏炎(即慢性风湿性心脏病,详见心血管系统),舞蹈病为主要临床特征。
急性风湿热常侵犯儿童及青少年,初次发作多在5~15岁,3岁以内婴幼儿极为少见,男女罹病机会大致相等。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发作季节以寒冬、早春居多,寒冷和潮湿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急性风湿热患者年龄越小,其复发率越高。急性发病期伴有明显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或全心炎表现者,预后不良。风湿病属中医的“温热病”、“痹证”、“心痹”等范畴。
【病因病理】
风湿病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幼年阳盛,或素体虚弱;外因为风寒湿等邪杂至,由表入里,郁于经络,阻遏气血,痹而成病。
病理变化为年少阳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里热为外邪所郁,流注关节、肌肉,气血不利,发为风热痹。或素体气虚,卫表不固,风夹寒邪或湿邪,侵虚袭入,留于关节,郁于筋脉气血凝滞,而致风寒痹或风湿痹。邪郁日久,则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经络而脏腑。如邪郁肌肤筋脉测见皮下结节。侵入营血,损伤络脉,则见皮下红斑。痹阻心脉,则见心痹
此外,邪郁化热,耗气伤阴,每致气阴两虚之候。
【诊断要点】
⒈游走性、多发性及对称性大关节酸痛或疼痛,可伴局部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关节外表现为发热,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心脏炎,舞蹈症等。
⒉抗链球菌抗体(ASO)增高,血沉增快,黏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
细胞治疗
风湿病的细胞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2008年6月召开的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第七届年会上,有多篇论文对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风湿病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法国
法国Farge报告了EBMT/EULAR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自身免疫病(AD)最新资料,至2006年5月他们用HSCT治疗AD共723例,其中10例进行了2次移植,2例3次移植,43例为异基因移植(6%)。所治疗的疾病中多发性硬化(MS)最多,为228例,系统性硬化症(SSc)1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9例,类风湿关节炎(RA)76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62例,余152例为其他AD。近5年来,适应证的严格掌握及一些有效治疗方法的问世(如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难治性AD患者的HSCT治疗。据有关资料显示,1994-2000年HSCT治疗的AD移植相关死亡率高达16%,而2001-2005年则减至3%。SLE和RA的HSCT治疗疗效相似,平均随访6个月,约2/3左右的患者移植后仍可保持缓解,约1/3患者复发,但病情较移植前轻,且较易控制。
荷兰
荷兰Vonk等报告,26例SSc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平均随访63(12~91)个月,23例患者仍生存,2例患者移植后18个月死于复发,1例死于肺癌,没有观察到移植晚期的毒性作用。84.6%(22/26例)患者在移植后6个月和73.1%(19/26例)患者在移植后12个月Rodnan皮肤评分明显改善(>25%),93.8%(15/16例)患者改善持续5年,平均肺活量从76%增加至96%(移植后0~3年),肺弥散功能、肌酐清除率和左室射血分数移植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荷兰VanLaar等报告了欧洲20个中心正在进行的ASTIS试验(自体干细胞移植国际系统性硬化症试验),比较HSCT和每月静注环磷酰胺(CTX,750mg/m2)两治疗组的安全性和疗效。至2006年1月,共纳入65例SSc患者(男27例,女38例),平均肺活量75%,平均CO弥散率55%;其中29例入移植组,36例入CTX组,平均随访18个月(1~58个月),未观察到两组明显的毒性反应及移植相关死亡,疗效有待ASTIS试验完成后得出。
荷兰Van报告HSCT治疗AD的疗效与预处理时免疫摧毁的强度有关,以及回输进入体内的自活化淋巴细胞数目有关。因此,明确在AD发病中起作用的自活化细胞数量,是制定自体HSCT治疗AD预处理方案的依据。
德国
德国Alexander等分析了SLE患者接受自体HSCT后胸腺功能活化的情况,7例患者移植后平均随访46个月,1例移植后17个月复发。预处理用CTX+兔抗胸腺球蛋白抗体,HSCT后1个月患者循环中的T辅助细胞(Th)主要是CD45RO+记忆细胞。T细胞受体(TCR)分析发现CD4+细胞TCRβ高表达,胸腺天然Th细胞(CD31+)绝对值在移植后6~12个月逐渐增加且保持在稳定的数量长达7年或更长时间。调节性T细胞(Treg)CD4+、CD25+细胞数在HSCT后恢复正常水平,移植后Treg细胞FoxP3表达较正常高,提示移植后胸腺功能有反跳(rebound)。他们推测HSCT治疗SLE后,胸腺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新的免疫耐受的建立和参与抑制自活化克隆的形成,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Treg细胞的产生而实现的。
间质干细胞(MSC)有多向分化潜能及免疫调节作用,由于它们较大的可塑性使MSC有可能作为细胞治疗AD的理想手段。
意大利
意大利学者进行SSc患者骨髓MSC分化为内皮样细胞(EC)的研究,发现SSc患者MSC分化的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γ2)、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阳性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且VEGFγ2+/CXCR4+也显著下降。
比利时
比利时Lories报告,破坏和修复的分子信号传导途径决定炎性关节炎如RA的严重性和后果,关节疾病中胚胎分子信号途径如骨形态形成蛋白(BMP)和Wnts活化,MSC分布于滑膜,它们可能成为这些信号途径的靶细胞,抑制BMP或增强Wnts途径能干扰小鼠强直性肌腱端炎。MSC在关节微环境中可能有免疫调节作用,不同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内MSC的作用可能不同。由于MSC能定向分化成骨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它们对AD引起的组织损伤如SSc肺、狼疮肾等病变组织的修复治疗是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德国柏林Hiege报告了欧洲细胞治疗协作组2005年成立以来的工作,他们还报告,自活化的记忆性浆细胞在自身免疫病的维持和疾病复发中起了重要作用,CTX治疗时浆细胞能持续存活,浆细胞有可能成为AD的靶向治疗目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5 13:56
目录
概述
简介
风湿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