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痰,痰扰肝经的病证。分为外风触痰证与内风痰扰证两大类。临床表现为脉弦面青,四肢满闷,便溺秘涩,时有躁怒,其痰青而多泡。
病因病机
有关风痰的病因病机,历来认识颇不一致。有谓因风生痰者,有谓因痰动风者。其实既称风痰,当是有风有痰,风与痰合邪为患。痰之生成,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而成。
由于时代认识的局限,唐宋以前,风之外受内生,统称“中风”。近代根据风之成因,将风病分为外风和内风。风痰之“风”古人多从外风立论,并未详加区分论治,但外风和内风在治疗原则上有本质的不同,外风宜散,内风宜熄,故应将风痰证分为外风触痰证与内风痰扰证两大类。凡内风扰动挟有痰邪者可归于内风痰扰证,“肝为风木之脏”,因“肝风”不同于外来之风,亦名“内风”。至于素有痰疾,受风触发之证为外风触痰证。
外风触痰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风邪外袭影响肺之宣肃,肺津停蓄不布,凝而成痰,如《圣济总录》指出:“论曰风痰之病,得于气脉闭塞,水饮积聚。……盖风壅气滞,三焦不和,则水饮易为停积。风能生热,壅亦成痰。”另一方面为内有伏痰,脾肺气虚,外风乘虚而入,与内痰相合而成。如《玉机微义》曰:“盖风痰者,形寒饮冷”。
内风痰扰之病因病机须从整体观和辨证观出发。导致内风病变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脾虚生风、血燥生风、血瘀生风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气通于肝”,内风多责之于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乃土脏,为生痰之源,故肝风为病,往往与痰相兼为患。内风与痰又可互生,一方面风可生痰,如肝阳化风,煎熬津液,化而为痰,致肝风痰浊相兼;另一方面痰可生风,痰热内伏,复为情志、饮食、烦劳所触动,情志抑郁或晦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化火,致肝阳亢盛,内生肝风。正如《医方考》谓“风痰者,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临床表现
眩晕头风,眼目瞤动昏涩,耳轮瘙痒,胁肋胀痛,左瘫右痪,麻木踡跛,脉弦面青,四肢满闷,便溺秘涩,时有躁怒,其痰青而多泡。
辨证施治
风痰之证需审“风”之所由,审因论治。
1.外风触痰证
证候:可见于许多肺系疾病,如咳嗽,哮喘等,亦可见于头痛、眩晕等疾病,
治则:疏风化痰。
主方:止嗽散、参苏散、牵正散等。常用宣散风邪药与化痰药配伍,又当辨别风寒风热之性,配以辛热辛凉之药。
2.内风痰扰证
治则:熄风化痰。常用平肝熄风药与化痰药配伍,但应辨别内风之成因,
(1)肝阳化风夹痰
证候: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整,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
治则:平肝熄风,清热化痰。
主方:羚角钩藤汤,定痫丸。
(2)脾虚痰湿风盛
证候:厌食、便溏、腹胀、舌象胖大或有齿痕、面黄、多叹息、浮肿、肢重、嗜睡、胸闷等。有时单一,有时频见,因痰湿程度、部位、新久等而异也。
治则: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应注意痰之寒热而施以温化寒痰药或清热化痰药,痰所停留部位不同,其治亦有所区别。针对内风痰扰,而阴虚或阳亢之势不甚明显时,亦可佐以少量辛热搜风豁痰之药,但要注意药味不可过多,药量不可过大,以免耗阴伤津,内风更加妄动。
(3)风痰急症
证候:痰涎壅盛,阻碍气道,呼吸急迫,阴阳之气难以续接。
治则:根据急则治标与“其在上者,因而越之”的原则,因势利导,采用涌吐祛痰。
主方:古人常用瓜蒂散、三圣散、救急稀涎散及参芦饮等方。此法对于体壮正气旺盛之人尚可,但对于素体虚弱,年老体弱之人仍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