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地图
经济学术语
风险地图,是一种用图形技术表示识别出的风险信息,直观地展现风险的发展趋势,方便风险管理者考虑采取怎样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借助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主要原理
风险地图的横坐标表示风险发生的频率,纵坐标表示风险发生的强度,图中的点来自于不同的业务线,代表不同的风险种类,如公司金融业务、零售银行业务等。
可以将这个图分成四个象限,其中右上方的预期损失是“高频率、高强度”,风险状况非常严重,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力争避免;对于“低频率、高强度”的风险情况,应保持警惕,注意进行风险转移;对于“高频率、低强度”的风险事件,应进行积极管理,以降低风险的发生;至于“低频率、低强度”的风险,作为日常管理的部分,常被列入成本控制的范围。
首次发布
2014年5月底引起社会热议的中国内地省份形象危机“风险地图”在新华社穿越中国网以专题形式首次对外公布。该“风险地图”是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的研究成果,纸质版报告将于18日面市。
风险地图”基于2013年公开报道的2074个典型案例统计制作而成,将内地各省份面临的形象危机总结为公共安全“危”、社会秩序“乱”、生态环境“脏”、公共服务“难”、官员素质“差”五大领域,涵盖了24个风险板块共55个风险项。
该报告按属地原则对各个省份的总体形象危机度进行了统计研究,并于5月底公布排名。广东、北京、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湖南、山东、海南、安徽位列“最危机”前十,引发广泛关注。
穿越中国网独家披露“危乱脏难差”五大风险领域中,每个领域内各个省份的危机度排名情况。该“风险地图”明确指出了转型期社会风险的显性要素,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各地对社会治理困境的关注,通过风险管理的预防纠错和科学处置,真正形成长治久安和人民满意的社会治理。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18 06:23
目录
概述
主要原理
首次发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