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算
2011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风险预算是2011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指对投资过程各方面分配可容忍的潜在损失、监控这些方面是否超过其限制、超过限制后的校正行动(如果认为必要的话)、评估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四个过程。
经济学术语
实际上,风险预算通过在各类资产和投资经理之间分配量化风险来监控整个投资管理过程,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
风险预算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适应人们对组合风险水平的关心,而且,也是风险度量和风险管理工具发展的结果。从广义上讲,它是基于资产对组合的风险贡献以及期望收益而进行的配置。狭义上讲,风险预算是测量和分解风险的过程,利用这些风险度量值进行资产配置决策和选定组合经理,并使用这些风险预算监控资产配置和组合经理。一些投资者把风险预算定义为:投资组合VaR对构成组合的每一成份风险暴露微小变化的敏感性。普遍认为风险预算是以风险的概率或统计度量为基础,利用现代风险和组合管理工具去管理风险
技术指标
跟踪误差(TrackingError,简称TE):又叫积极风险(activerisk)或积极经理风险(activemanagerrisk)。跟踪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于:目标投资组合可以事先为自己定义投资目标(基准),投资基准一旦确定,投资管理人就要追踪该基准投资组合(在单因素评估模型情况下,即对应为某个市场指数),限于资金规模、投资管理人能力等原因,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无法使得实际投资组合与投资基准做到完全一致,因此就会产生所谓的TE。TE本质上与波动性相同,只不过代表的是与市场指数相比的相对收益的波动性。
相对收益
相对收益又叫积极收益Alpha(简称a)、超额收益(ER)或执行收益(implementation return),通常用经理人增加Alpha的能力对他们进行评价,超额收益代表的是总收益超过无风险收益或基准收益的部分。
1.在投资组合管理中,总是期望在增加投资组合价值增量(Alpha)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残值风险。当残值风险较低时,可以以较大的置信度相信Alpaha值是稳定的;而残值风险较高的时候,投资组合的价值增量Alpha就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即Alpha值显著性的置信度降低。为了提高对业绩度量的置信度,应该使用价值增量Alpha与所面临的残值风险的比率达到最大,这一比率称为信息比率
与资产配置异同
虽然资产配置和风险预算都属于投资管理过程,但它们有一定区别。
1.风险预算逐级分解
风险预算包含从战略风险到单个证券选择的一系列逐级分解的风险限制,反映每个单元及单元间的所有风险。逐级分解有助于确保分配给风险承担单位的斟酌处理权在事先得到很好的考虑,从而使得在整个投资计划层面上满足总风险容忍水平。
资产配置下,单个投资经理可能有跟踪误差限制或投资指引,但整个投资计划层面的跟踪误差几乎与这些措施无关,而单个投资经理的跟踪误差又几乎与资产配置的总体最大偏离程度无关。
另外,资产配置没有同时联合考虑各风险点。相反,风险预算对不同层次风险设置限制,这些限制可以被同步监控。
2.风险预算具有动态触发点
随着资产波动性更大、金融市场相关系数变化,风险预算下的不同风险承担者可以更多利用其风险预算,这样风险预算就不需要硬性指定每个市场的配置而通过单位潜在损失来反映,当然潜在损失随头寸大小、头寸波动率、与其他投资组合的相关系数变化而变化。
3.投资管理过程初期的强调重点和衡量方法不同
在投资管理过程初期,区别主要在于对资产风险特征的强调和衡量方法不同。
(1)定义可行的资产类别方面。资产配置和风险预算都要决定每个资产类别的相关特征——期望收益、波动率、相关系数,都对期望收益的可靠估计感兴趣,但风险预算更强调对每个资产类别波动率和相关系数的仔细估计。
例如,两者可能衡量不同持有期的波动率和相关系数。资产配置通常使用相对长期限的历史数据来得到期望收益基准,因而可能用这个长期限的历史数据来估计每个资产类别的波动率和相关系数基准。但波动率和相关系数具有很强的自相关特征,风险预算在估计波动率和相关系数时会对每个资产类别的历史表现赋予更多权重。
(2)选择初始资产配置方面。初始资产配置应该是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的某种最优匹配,资产配置通常集中于具有满意风险水平的可接受投资组合(比如40%债券和60%股票),而风险预算用比如VaR来决定风险容忍水平。
假设风险预算要求95%置信水平下投资组合一个月内的损失不超过10%,则隐含决定投资组合的风险容忍水平是月标准差6%(在假设期望收益下)。决定风险容忍水平后,初始资产配置使相应风险水平下的收益最大化,因此风险预算下的初始资产配置基于仔细定义的投资者风险容忍水平。
4.对投资组合的监控和再平衡不同。
资产配置和风险预算在投资管理过程中的区别更明显,主要表现在投资组合监控和再平衡两个方面。
(1)监控方面。资产配置监控风险头寸(投资组合头寸价值的升降);风险预算认识到波动率相关系数经常比投资组合价值变化更快,即使资产配置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投资组合风险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不仅关心风险头寸变化,而且关注波动率和相关系数变化。
(2)再平衡方面。当收益波动导致收益较大偏离初始水平时,资产配置进行投资组合再平衡。在合理稳定的资产配置下,资产类别波动率和相关系数的波动意味着投资组合风险(波动率)波动,投资者正承担的风险和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随市场环境而变化,因此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可能高于或低于原来的满意水平。
相反,当资产短期波动率和相关系数变化时,风险预算进行再平衡,改变资产配置以使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维持在投资者可容忍水平之内。
如前所述,假设60%股票和40%债券得到满意的6%月标准差,进一步假设市场条件改变——股票波动率上升而股票和债券间的相关系数轻微上升。根据这些假设进行重新预测,风险预算发现,当前资产配置导致预期8%的月标准差,使投资者的VaR上升,每20个月中有1个月损失是13.2%而不是满意的10%。因此,风险预算改变资产配置以保持投资组合风险为期望的6%月标准差,这可能把部分资产配置转向债券和/或现金。
5.因果关系不同
资产配置与风险预算的最重要区别之一是因果关系不同:在风险预算下,维持满意的风险水平导致资产配置,而不是相反。风险预算是获得投资组合目标风险水平下的期望收益,而资产配置是获得资产的期望收益。
与风险价值关系
从逻辑观点出发,风险价值与风险预算之间不存在特殊的关系。风险预算需要对组合风险进行度量,而风险价值是一个备选方案,而且是一个自然的备选方案,这是因为:
(1)风险价值是下侧风险的度量工具,因此在组合收益分布不对称时很有用;
(2)当收益呈正态分布时,则风险价值相当于是对组合标准差的前瞻性估算。当然,利用多个风险度量指标的任意一种都能实施风险预算的过程。例如,既能用对组合标准差的前瞻性估算,也能用阿尔茨纳(AnZa-aer)等人(1997;1999)提出的基于情景的度量。事实上,一种广受推荐的方法是将风险价值度量指标与“压力测试”结合使用。
然而在实践中,风险价值与风险预算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风险预算涉及风险的量化、整合和分解,所以,一套广为人知的组合风险整合度量指标是风险预算得以应用与接受的先决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险预算是风险价值的自然派生。相对于风险价值的流行和广泛接受性,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并理解当今的风险预算。但是,风险价值还是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局限性。也许在风险预算过程中,有其他的风险度量工具最终代替风险价值。
书籍
内容介绍
为了成功管理投资组合,机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们意识到,他们必须冒风险才能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但更复杂的问题是:他们需要承担多少风险?
本书介绍了风险预算的概念,并描述了其背后的工具和方法,即风险价值和风险分解。重点介绍了实现风险预算的方法,为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和投资组合经理提供了详尽的风险价值使用知识(在度量并确定投资组合风险以及风险预算中的应用)。深入的案例研究、对风险价值、风险价值极值以及压力测试风险度量方法进行示例说明的许多图表,将有助于专业人?了解金融前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风险。
在新的金融环境中,找出并应对任何类型投资组合的风险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让我们一起使用风险预算来提高风险管理的技能,学会如何将风险价值作为风险管理构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书籍目录
PART 1 绪论
第1章 什么是风险价值与风险预算?
风险价值
为什么在组合管理中使用风险价值?
风险预算
VaR进行风险预算有意义吗?
注释
第2章 简单股票组合的风险价值
相对基准的风险价值
风险分解
风险贡献的应用
计算VaR的其他方法
注释
PART 2 风险价值与压力测试
第3章 德尔塔一正态方法
组合
映射期权
明确考虑外汇风险
协方差矩阵估计与指数加权
德尔塔一正态法的局限性
注释
第4章 历史模拟
简单的固定收益组合
组合分析
含有期权和其他更复杂工具的组合
历史模拟的优势与局限
?注释
第5章 固定收益组合的德尔塔一正态法
识别基本市场因子和标准头寸
将组合映射为标准工具的头寸
决定市场因子价值变化的分布
计算组合的方差、标准差和风险价值
区别支付日期
映射期权
注释
附录:映射利率互换
识别市场因子
选择抽取市场因子价值伪随机变化的统计分布
将假设市场因子的伪随机变化应用于当前的组合
识别VaR
流动性调节vaR和其他动态交易策略
蒙特卡洛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注释
附录:模拟多元正态随机变量
第7章 利用因子模型计算股票组合的VaR
德尔塔一正态VaR
含有期权的德尔塔一正态分布VaR计算
VaR完全蒙特卡洛法
其他方法
注释
第8章 利用主成分计算固定收益组合的VaR
随机向量分解
主成分
计算主成分
数值示例
一般情况
利用主成分计算VaR
……
PART 3 风险分解与风险预算
PART 4 基本方法的细化
PART 5 风险价值局限
PART 6 结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4 22:03
目录
概述
经济学术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