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亚达航天表是飞亚达旗下的一款航天表,其优点是耐纯氧环境、耐震动。
背景介绍
研制航天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中国自主开发的“神舟”飞船在1999年完成第一次无人飞行,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开始进入快车道。作为航天员必需的个人装备的航天手表开始选型,航天某研究所采用美国宇航局的选择方法,在厂家不知情的情况下,挑选了几块飞亚达的专用军表进行了模拟测试,测试结果能够很好的满足航天需求。与此同时,具有航空工业背景的飞亚达公司也正在关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根据一些公开的航天和太空环境资料,飞亚达公司也开始规划如何制造能满足太空要求的航天表。 2003年10月15日,伴随着“神舟五号”的成功起飞,中国第一块航天表诞生了——飞亚达航天表,由此使中国成为继瑞士之后第二个能生产制造航天手表的国家,提高了中国钟表行业在世界的地位。
主要区别
航天表与普通用表的区别
1、耐震动和耐振动能力,能够承受高过载和强震动的设计,避免手表在发射和着陆的高过载的情况下出现故障。
2、耐纯氧环境,在纯氧环境下确保手表的安全性和保持表带的承受能力。
3、耐辐射和耐磁场环境,在太空强辐射和高磁场的环境下保持计时精度。
4、负压环境,在太空中,手表处于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的负压环境下,手表设计需要能够保证在正负压环境下都能保证手表气密性能。
5、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在密封舱中,宇航员的行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手表需要特别便于操作和观看。
历程
2003年,神舟5号航天服表珍藏版
2003年10月15日,9:15,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佩戴着飞亚达航天表,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2005年,飞亚达航天表被作为国礼,送给了俄罗斯航天署。
2005年,神舟6号航天服表
2005年10月12日,01:00,飞亚达航天表再一次陪伴神舟飞船征战太空,度过了长达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时
间, 在325万公里的长距飞行里程中,见证着中国首次多人遨游太空的壮举。同年,飞亚达航天表纪念套装被
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表
2008年,作为辅助计时装备,飞亚达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表随护“神舟七号“航天员完成了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
腕表所搭载的飞亚达手动上链机械机芯,彰显强悍性能,使其在出舱任务中,足以与太空瞬息万变的恶劣环境抗衡,保证了舱外时间的精确性。腕表底盖上浮雕质感的飞天形象,将飞亚达对未知的探索、对梦想的追逐和对勇气的敬重融入其中,为航天探索的壮举留下了不灭的印迹。全球限量50枚发行。
2010年3月,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表荣获享有“全球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盛誉的REDDOT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大奖。
2011年,神舟八号纪念款
2011年,11月1日,中国向太空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实现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为向中国神舟八号飞船这一创举致敬,飞亚达特别设计的神舟八号纪念款腕表,在传统制表工艺基础上精益求精,并传承了飞亚达航天表独特的简约气质。
特种合金,耀世而创
整表采用的特种
不锈钢材质,按严格配方比例,融入“神舟七号”飞船运载火箭导航系统的高性能
弹性合金,该合金对“神舟七号”飞船按预定方案进入轨道、圆满完成任务起了重要作用。此次匠心独具的应用,为腕表注入了纯正航天血统,散发出宇宙的神秘魅力。
腕表搭载飞亚达
自动机械机芯,全球限量999枚发行。
2011年,纪念中国志愿者成功参与
火星-500试验计划
为了实现人类真正踏足火星的梦想,由多国参与的“火星-500”试验项目,迈出了探索的又一步。在封闭的空间中,试验模拟了人类飞船发射、登陆火星以及返回地球的全过程,历时520天。第一次,那颗遥远的红色星球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在试验中,中国志愿者王跃,全程佩戴飞亚达航天表;而飞亚达时钟,则被安装在
火星-500试验舱的控制室和公共活动室内。
为纪念“火星-500”试验计划成功及中国志愿者王跃完成这一伟大创举,飞亚达航天系列全球限量发行520枚腕表——以铭记整个试验的“520天”。
2012年,中国首位女航天员执行任务用表
201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世界制表技艺的一大进阶。飞亚达航天系列,以侧面镶嵌“手工掐丝珐琅”块的航天女表,陪伴女航天员直面太空艰境。这是世界首款可应用于太空环境的带有“手工掐丝珐琅工艺”的航天表,也是这种艺术第一次在太空中绽放美丽。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纪念款
为纪念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走进太空的标志性时刻,飞亚达航天系列推出了珍藏版航天女表,全球限量50枚。腕表以敦煌莫高窟的不朽艺术——“飞天”,来赞叹人类终究走进太空的壮举,表盘以24K黄金线精妙掐丝,在纯黑珐琅盘面上勾勒出“仙女飞天”的曼妙身姿。这一刻,古老梦想与现代科技碰撞。
获奖
2018年12月9日,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飞亚达航天表及应用项目被授予
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