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关
雅安市东北部境内的一处旅游景点
民国《芦山县志》载,飞仙关在宋代始建关城,位于螺峰之上,接雅安界,旧属雅州,有南北两城门相通。飞仙关关城、北城门、芦山县南界牌坊和仍在使用的一段茶马古道,隐于螺峰离堆下关民居街道。
芦山
上世纪90年代,经过石材产业的大涨大落之后的飞仙关镇,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尤其是农村建设。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飞仙关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抓住机遇,大胆创新,使飞仙关镇的各项建设日新月异。
工业强镇初见成效
飞仙关镇资源匮乏,但是交通便利,地处国道318线芦山县、雨城区、天全县的交汇处。前几年,镇党委、镇政府经过分析论证,立足飞仙实际,制定了工业强镇战略。经过几年的奋斗,飞仙关镇现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不同规模企业近20家,尤其是2005年在芦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飞仙关镇工业集中园区破土动工,一期规划面积300亩,并且成功引进两家规模以上企业,即建安永新汽车配件厂和香港鸿伟木业公司。建安永新汽车配件厂即将投入生产,香港鸿伟木业公司厂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预计建成后的香港鸿伟木业公司年产值将逾亿元。与此同时,上马的飞仙关电站建设,对拉动飞仙关镇新农村建设,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地处芦山、天全、雅安三地交界的飞仙关,被誉为川藏线陆地“第一咽喉”。从成都出发,到雅安,经过飞仙关到天全县,然后到康定,最后到西藏,飞仙关是西出成都,茶马古道上第一个关。
蜀锦、邛杖由此销往世界 7月12日,记者走进芦山县飞仙关镇。沿潮湿的石板路拾级而下,便来到飞仙关关隘。记者看到,飞仙关关口的城门已无,只保留了长条石砌成的圆拱形门洞,上面爬满了藤蔓枝叶,默默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从关口望出去,有一长长的峡谷地段,当地百姓世代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干活的地方。雅安市文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宋代始建关城,名叫“神禹漏阁”。不过当地百姓,仍然沿用了过去的称呼“飞仙关”。飞仙关分上关和下关,两关相距几里路。 据史书记载,3000多年前,此地就是古蜀国通往世界的咽喉要地。到汉代,司马相如受汉武帝之命沿此路出使西南夷,把这条民间小道,开辟为官方的商道。蜀锦、邛杖、铁器等等从成都平原由此销往世界。
朝天
飞仙关在今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南华村的飞仙岭上,自古为入蜀要冲。唐代称飞仙阁,杜甫入蜀经此咏《飞仙阁》诗。《全唐诗》卷二百一十,杜甫《飞仙阁》诗题下注曰:“徐佐卿化鹤(飞仙)于此,故名。上有阁道百间,总名连云栈。” 《读史方舆纪要》载:“县北四十里有飞仙阁,下浸深潭,若飞仙然”。历代文人经蜀道过此,多有题咏,详见清《乾隆广元县志》。至于飞仙关之说,清乾隆之前志书不见记载,清道光《保宁府志》记:“飞仙关在县北飞仙岭下。”不少学者认为,应是清嘉庆年间平白莲教起义时所建。
参考资料
雅安文物古迹 | 芦山篇.雅安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5 21:10
目录
概述
芦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