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场规划planning for airport ,制定飞机场及其邻近地区内各种设施所使用土地的最终总体布置。
机场规划
规划依据
①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气象(包括风、气温、湿度、雾、降雨量、雷暴、冰雹、雪、风沙、气压、能见度和天气变化统计)、地理地形等自然条件;②航空业务量预测、飞机机种、特征和发展趋势;③飞机场和城市的距离、相对位置、交通条件、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和附近居民点的分布;④场地和邻近飞机场、空域及禁航区的关系、周围地区的障碍物情况;⑤无线电收发讯区的划分、公用设施如供水、供电、煤气和燃油的获得;⑥植被和鸟类栖身地等生态环境。
规划原则
①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在满足最终发展设想的前提下,合理布置近期建设项目;②主要设施的分区既要满足各自的功能要求,又要协调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各设施的容量互相平衡,保证飞机安全运行;③总体布局紧凑,使用灵活,有发展余地;④用地经济合理,少占或不占良田和居民点;⑤避免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使飞机场和它所服务的城市及周围地区协调发展。
随着民航运输的发展,飞机机型的更新,导航设施的改进,以及日益强调的环境标准等,飞机场总体规划必须是综合分析了技术、经济、政治、社会、财政、环境等诸因素后得出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
规划内容
因飞机场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异,主要包括:①航空业务量的预测;②确定飞机场近期、远期和最终的发展规模和标准;③制定飞机场主要设施的平面布局;④分析飞机场运行的环境影响和处置措施;⑤拟定飞机场及其邻近地区的土地使用规划;⑥确定近期建设项目,估算投资并提出建设分期;⑦分析评价飞机场经营的社会经济效益。
航空业务量的预测 各种业务量的预测是制定规划的基础。预测期限分短、中、长期,短期预测年限不低于5年,中期5~10年,长期为15年或更长;有时也对飞机场最终容量作出预测。预测内容包括飞机运行架次、机型组合、旅客人数、货物邮件运量和地面车辆交通量。预测方法有趋势外推法、经济模式、市场调查法和专家评估法。趋势外推法是根据历年业务量的统计数据,推算出年增长率以预测未来交通量,适用于短期预测。经济模式是通过分析城市或地区间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和航空运输费用等社会、经济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建立以若干经济指标为自变量的数学模型预测业务量,适用于中长期预测。市场调查法和专家评估法分别采用调查不同部门航空运输业务潜力和邀请航空公司、民航当局及经济方面的专家对某特定飞机场的业务量作出评估和预测。
发展规模和标准的确定 根据预测业务量决定飞机场设施的近期、远期及最终的发展规模;飞机机型和航线航程决定飞行区的各项设施的几何尺寸和数量(即跑道、滑行道的长、宽、厚及间距、数量);高峰小时飞机架次和旅客人数决定航站区规模;货物年运量决定货物航站规模;并相应决定保证飞机安全飞行的通讯导航、空中交通管制、气象设施;保证飞机场正常运行的供电、供水、供油等公用设施,及进出飞机场的道路及飞机场场内道路、停车场的规模。
主要设施布局
飞行区的布置
主要指跑道、平行滑行道、快速出口滑行道、联络滑行道、升降带、停机坪及飞行区排水系统的布置。其中跑道是最主要的部分,它的布置决定于跑道的数量和方位(见飞机场跑道)。
平行滑行道的位置及尺寸取决于跑道的类别及使用的机型,通常只布置一条平行滑行道,在飞行量非常大的飞机场则要求规划布置第二条平行滑行道,以保证飞机在地面上运行的安全与畅通。在业务量繁忙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快速出口滑行道,它与跑道的夹角在 30°左右,其位置取决于使用的机型、接地速度、减速率和出口数目。跑道、平行滑行道、停机坪间设联络滑行道。
根据停放飞机的机型和数量、场地条件布置停机坪。在一些飞机场,还应根据需要设置等待机坪、隔离机坪及旁通滑行道等(见
飞机场飞行区)。
航站区的布置
航站区处在飞行区和地面工作区的分界上,是飞机场规划布局的重点。航站区的设施主要有旅客航站、货物航站、客机坪、站前区道路及停车场。航站区的布置主要是确定航站区的位置和选择合适客机坪和旅客航站构形。航站区和跑道相对位置的确定原则见飞机场构形。
客机坪的布置形式有四种(见图):(a)前列式机坪。飞机沿旅客航站前面停放,当机位数小于或等于4个时,前列式较为合理;当需要4个以上机位时,前列式难于安排旅客流程,建设费用也明显增加。(b)指廊式机坪。飞机沿旅客航站指廊停放,一条指廊适用于6~12个机位,当机位数超过30个时,采用多条指廊或Y型、T型指廊。(c)卫星式机坪。飞机围绕卫星厅停放,旅客航站与卫星厅用隧道或过廊连接。(d)开阔式机坪。飞机靠近或远离旅客航站停放,往往多于一排;在飞机靠近旅客航站停放时,旅客步行登机;否则,用汽车或称“活动休息室”的运输车运送旅客登机。
旅客航站的布置根据业务性质、旅客流程、机位数、登机方式及建筑面积、形式和风格,结合客机坪类型而定。有五种基本构形:(a)简单构形,采用前列式机坪;(b)线型构形,有直线形、折线形、弧线形等,采用前列式机坪和旅客登机桥登机;(c)指廊构形,采用指廊式机坪;(d)卫星构形,采用卫星式机坪;(e)“活动休息室”构形、单元航站构形,前者适用于旅客航站与停机坪距离较远时,后者适用于多家航空公司同时在机场营业时,每个航空公司沿着连接道路建造自己的单元旅客航站,也适于建设大型飞机场时,根据旅客量增长的需要逐步增建旅客航站单元。
货物航站的布置,主要包括货物航站、货机坪、道路及停车场等的布置,其位置取决于年货运量及货运方式。在货运量小、客货混装运输的飞机场可不单设货机坪,但必须布置货运区。在货运量大、以货机运输为主的飞机场,应考虑单独布置包括货机坪在内的货运区。其位置与旅客航站保持一定距离,在客、货运站间布置联接道路。
工作区的布置
包括航空公司、飞机场管理当局和武装警察、海关、检疫等部门在飞机场工作的人员办公和生活的地区,应相对集中地布置在与航站区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以不影响和干扰旅客及各种车辆的通行为原则;生活用房除必不可少者外其他均应在飞机场外建造。
塔台无线布置
塔台应布置在整个飞机场的适中位置,不妨碍航站区的扩建。无线电通讯导航各系统的台、站包括外、中、内指点标台、远程(近程)雷达站、航向台、下滑台、发讯台、全向信标/测距仪台等的位置,须结合飞机场规模、地形、场地条件和设备技术要求选点。必须能易于解决水、电等公用设施并与外界接通的道路。
气象设施布置
包括气象观测站和气象雷达站。观测站应尽可能靠近飞行区,能观测跑道两端飞机进近区的天气变化,它的仪表应避免受到来自飞机喷气流的吹袭。气象雷达站的位置应避免周围高耸建(构)筑物对雷达波的遮挡。
供油设施布置
包括卸油站、储油库、使用油库及机坪加油系统。卸油站的位置一般选在能接通铁路或靠近卸油码头的地方。根据飞行量的大小决定储油库的规模,库址应远离站坪或飞机场。场内使用油库则须与其他功能区段分隔开,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采用加油车给飞机加油的飞机场,在使用油库与站坪间应有便捷的道路相通,通行运油车的道路应与通行旅客车辆的道路分开,并避免交叉。
机务维修区
包括飞机库、维修车间、修机坪、三站(制氧站、制氢站、压缩空气站)和机务外场工作间。机务维修区的规模和构成取决于飞机场机务维修规模及任务。飞机库及修机坪应布置在与旅客航站、货物航站相隔一定距离处。承担航线飞机检修的飞机场只设机务外场工作间及少量维修车间,它们的位置宜靠近停机坪。
消防急救中心
消防、急救站的位置须尽可能靠近飞行区,和飞行区间设有直接、方便的道路相连,在最佳能见度和地面条件下,从消防站开出的消防车到达飞机场上的任何出事地点的时间不超过 3分钟,在有道面的地段争取不超过2分钟。为此,在有两条或多条跑道的大型飞机场,须布置两个或几个消防站,从消防站的观察控制室应能瞭望到飞机场飞行区里飞机活动情况。救援中心通常和飞机场消防站布置在一起。
道路的布置
应结合城市规划的道路网布置进场道路,尽量把通往旅客航站的车辆和其他服务车辆分开;通往各功能区的道路和各区段间的连接道路应综合布置;结合飞机场围界布置巡逻道路。
此外,飞机场总体规划还必须制定飞机场的环境设计及绿化布置;飞机噪声的隔离,水、空气污染的控制、鸟害的防治等措施;及飞机场内的土地使用规划。并根据飞机运行产生的噪声影响情况,向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提供飞机场附近土地使用规划的建议。
土地使用规划 飞机场附近的土地宜分区控制使用,尽量使噪声污染的影响,限制在容许范围之内,形成一个合理利用的环境。
根据对该飞机场运行的飞机机型、航线、运行次数及时间的预测或实测资料,通过计算或实测,求出飞机运行中各不同距离的感觉噪声级,并计算出有效感觉噪声级,作出飞机场噪声暴露预测。利用计算成果,绘出飞机场噪声暴露等强线图。将等强线图覆盖在土地利用地图上,根据本国关于飞机场附近噪声环境标准,对照等强线图即可对现在的土地使用情况是否适应作出评价。如果飞机场外的土地尚待开发,等强线图就是建立综合的土地使用分区要求的基础,对于超出环境噪声标准的建筑区,应提出采取妥善措施的建议。
评价飞机场运行的社会经济效益 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通过分析飞机场投资和经营利润之间的关系,考虑时间因素,对飞机场工程进行总评价;评价方法有简单投资收益率、返本期、盈亏分析等。间接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分析飞机场运行对城市和周围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旅游、外贸、资源开发、科技、文教等产生的经济效益,对飞机场工程进行总评价。直接效益通常采用定量分析,间接效益则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飞机场总体布置图、飞机场和城市及邻近飞机场关系图、净空要求限制图、飞机离港、进近和复飞航线图、飞机场空域图、飞机运行噪声影响及附近土地使用规划图、风的分析以及规划总说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