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草
毛茛科飞燕草属植物
飞燕草(学名:Consolida ajacis (L.) Schur)是毛茛科、飞燕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被弯曲短柔毛,中部以上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多枯萎,有长柄;叶片卵形,掌状细裂;总状花序顶生或分生枝顶端;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宽卵形;蓇葖果长,密被短柔毛;花期为6-9月;果期7-10月。飞燕草因其花形别致,酷似一只只燕子,故名“飞燕草”。
植物学史
飞燕草因其花形别致,酷似一只只燕子,故名“飞燕草”。飞燕草也称为“燕草”,因其花形很像燕子或云雀。此外,“云雀之足”、“云雀之爪”等别名,也是因其特征而来。也因花朵有长距且花朵成群,迎风摇曳有如众鸟飞舞,而用“千鸟花”、“千鸟草”等美名。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约达60厘米,与花序均被多少弯曲的短柔毛,中部以上分枝。茎下部叶有长柄,在开花时多枯萎,中部以上叶具短柄;叶片卵形,长达3厘米,掌状细裂,狭线形小裂片宽0.4-1毫米,有短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或分生枝顶端,花两性,两侧对称;下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小,不分裂,线形;花梗长0.7-2.8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附近,小条形;萼片紫色、粉红色或白色,宽卵形,长约1.2厘米,外面中央疏被短柔毛,距钻形,长约1.6厘米;花瓣的瓣片三裂,中裂片长约5毫米,先端二浅裂,侧裂片与中裂片成直角展出,卵形;花药长约1毫米。
蓇葖果长,长达1.8厘米,直,密被短柔毛,网脉稍隆起,不太明显。种子长约2毫米。花期为6-9月;果期7-10月。
产地生境
飞燕草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亚洲西南部,中国各城市均有栽培。喜光照,耐半阴;喜凉爽气候;不耐热,耐寒;忌水湿,较耐干旱;喜排水良好且肥沃的土壤。
繁殖方法
飞燕草繁殖方式一般为分株、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发芽适温为15-20℃,播种后两周左右萌发。宜秋播,入冬前进入冷床或冷室越冬,春暖定植。中国南方可露地越冬也可早春露地直播。2-4片真叶时移植,4-7片真叶时进行定植。直根性植物,须根少,宜直播,移植需带土团。雨天注意排水。开花前适量追施氮肥,开始开花时施用磷钾肥,风雨季节要防倒伏,注意支撑。
分株繁殖
飞燕草的扦插繁殖以叶插为主;剪取成熟叶片,插入泥炭苔藓土中,等待生根发芽即可。
栽培技术
盆栽:直播时出苗后注意间苗,株行距高茎种为40-50厘米,低茎种为30厘米。如直播管理不便,可将小苗刚生真叶时上3寸盆,长满后于11月初脱盆地栽。也可将3寸盆逐步翻到7寸盆作盆栽。对肥水要求简单。
地栽:它的幼苗生长速度快,要及时间苗,并于10月底取苗定植越冬。定植苗的株行距为30厘米。在中国北方地区,要覆盖草层,以保护越冬。定植时应施入适量过磷酸石灰。生长期施磷钾肥飞燕草虽喜高燥,但因须根少,易受旱,待春暖生长旺盛时,灌水应充足,切勿土壤过干。越夏适当遮阴降温。
切花采收:当花序充分露色,基部有数朵花开放时可采收,剪下切花,整理分级,包装上市。
病虫防治
危害症状: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呈失绿水浸状,后变为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长条形或近圆形,一般3-5毫米,有时可达20毫米。病斑可互相连合布满叶片,潮湿时,病斑两面均产生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子实体。
防治方法:秋末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销毁。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800倍或甲霜灵锰锌500-800倍液,也可试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
危害症状:下部叶片首先发病,主要在叶正面产生不规则的光滑的焦油状斑点;叶反面的病斑浅褐色。病原细菌借水滴传播,通过气孔及伤口侵入,细菌在土壤表面或病叶上越冬,种子也可传带细菌,凡雨水多、土壤湿度高则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①一旦发生病斑,立即摘除并销毁病叶,秋季剪除老茎。②种子用热草木灰烫种半分钟,消毒后再种植。③发病初期,喷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等。
危害症状:病菌侵染茎基,引起茎腐,也能引起茎、叶柄溃疡和坏死斑,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排列成环状。当孢子落在叶面上以后,就能侵染导致漆黑色叶斑。病害在湿度过高时易发生,尤其对肉质多汁的组织危害更重。传播途径可通过土壤传播。
防治方法:①凡有大量植株发过病的田间土壤,不能再种植飞燕草,应轮作倒茬。②彻底清除病叶、病株并销毁。③更新或消毒受污染的土壤后,方可种植新植株。④可喷施波尔多液1:1:200,50%退菌特800倍液等药剂防治。
危害症状:叶片上初现白色霉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的白色小斑片,逐渐覆满叶面,严重时幼叶和嫩尖卷曲,发育迟缓,植株生长后期,病部形成黑色小粒体。在病残体上以病部形成的小粒点越冬,在冷凉潮湿的季节易发病,常发生于春秋两季,一般以秋季较为严重,通过气流、雨水的溅洒传播。
防治方法:①远离白粉病区种植,注意通风,避免土壤过湿。②发病初期喷50%苯来特1000倍液,15%粉锈宁800倍液防治。③选用无毒高脂膜200倍液。④选用杂交抗病品种。
危害症状:叶片呈白绿色斑和花纹,当坏死叶脉较多或主脉坏死后,病叶局部枯黄或全部枯死,植株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花色变暗,不能正常开花。由多种虫传播,人工操作及汁液接触也可传染,病毒可在某些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勿过度施用氮肥,及时浇水,选用抗病品种。②清除周围杂草,拔除病株。③植株生长期,及时防除呀虫,可用2.5%漠氰菊酯4000倍液,40%乐果1500倍液等药防除呀虫。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飞燕草味辛、苦,性温,有毒,全草、种子都可入药。生干生热,祛寒止痛,消炎退肿,消除乃孜来,补脑强心,消癔除囊,强筋健肌,防疫解毒,增强性欲,利尿排石。维吾尔族用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各种寒性疼痛、腋下肿痛、颈淋巴结核、咽喉肿痛、扁桃腺肿痛、感冒乃孜来、瘫痪、筋肌松弛、癔病、小人癫痫鼠疫、霍乱、性欲低下、寒性尿闭、各种结石等。
化学成分
种子含生物碱约1%,内含洋翠雀碱,洋翠雀康宁,洋翠雀枯生碱,洋翠雀定碱,硬飞燕草碱,硬飞燕草次碱即翠雀胺,乙酰基硬飞燕草次碱,二甲基乙酰基硬飞燕草次碱,三甲基乙酰基硬飞燕草次碱,高硬飞燕草碱等。又含固定油39%,类脂,飞燕草甙。花含洋槐甙,山柰酚-3-芸香糖甙,山柰酚-7-鼠李糖甘、等黄酮甙。全株含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4α-甲基豆甾-7,24(28)-二烯醇,7-豆甾-烯醇、等甾酮类。
观赏价值
飞燕草植株挺拔,叶片纤细,花型别致,花序长且色彩鲜艳,可与其他花卉混播。可布置野生花卉园,也可布置花境。
经济价值
种子含油量约30%,可作工业用油。
植物毒性
飞燕草也是有毒植物,胡乱误食会引起严重中毒。
植物文化
花语寓义
花语
清静、轻盈、正义、自由
寓义
蓝色:抑郁
紫色:倾慕、柔顺
粉红色:诗意
白色:淡雅
民间传说
英国的英雄亚伊亚斯,因为战利品分得太少而愤怒不已,用剑对着庭院中的花草乱刺乱砍,当他恢复理智后,对这种行为感到可耻,便自杀了。所流的血滴到地上后,开出了美丽的飞燕草,花朵上面据说还出现了亚伊亚斯的英文名字的缩写A·I·A。
南欧民间流传一则充满血泪的传说。古代有一族人因受迫害,纷纷逃难,但都不幸遇害。魂魄纷纷化作飞燕(一说翠雀),飞回故乡,并伏藏于柔弱的草丛枝条上。后来这些飞燕便化成美丽的花朵,年年开在故土上,渴望能还给它们“正义”和“自由”。
参考资料
飞燕草.植物智.
飞燕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58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