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箭是把装上炸药和细砂的小筒子,连在竹杆的一端;同时,再用两个“起火”一类的东西,一正一反地绑在竹杆上。点燃正向绑着的“起火”,整个筒子就会飞走,运行到敌人的上空时,引火线点着炸药,小筒子就下落爆炸;同时,反向绑着的“起火”也被点着,使竹杆飞回原来的地方。这种“飞空砂筒”,不但是一种两级火箭,而且还能飞出去又飞回来,真是巧妙极了。
古代的自动返回火箭,这种火器宜用于水战,文载:“飞空砂制度不一,用河内流出细砂。如无,将石捣为末,以细绢罗罗去面灰;次用粗罗落砂。每斗用药一升,炒过听用,铳用薄竹片为身,外起火二筒,交口颠倒缚之。……前筒口向后,后筒口向前,为来去之法。前用爆竹一个,长七寸,径七分,置前筒头上,药透于起火筒内。外用夹纸三五层作圈,连起火粘为一处。爆竹外围装前制过砂,封糊严密。顶上用薄倒须枪,如在陆地不用。放时先点向前起火,用大茅竹作溜子,照敌放去,刺彼蓬上,彼必齐救,信至爆裂,砂落伤目无救。向后起火发动,退回本营,敌人莫识。”
二级火箭和往返式火箭是火箭技术史上的两大发明,二者均产生于 14世纪、15世纪时的明代。当时使用的“火龙出水”即是最早的二级火箭,“飞空砂筒”即是最早的往返式二级火箭,开了现代多级火箭和回收式火箭技术之先河。
飞空砂筒分为往返装置和发射筒两个部分。往返装置以薄竹片为身,制成圆筒,长2.24米,筒径4.8厘米;上装火箭筒两个,筒口颠倒相向,前筒口向后,后筒口向前;前筒头上装置大爆竹一个,爆竹长22.4厘米,径2.24厘米,爆竹的药线与前火箭筒内通连,外用夹纸三五层把爆竹与前火箭筒圈包在一处;爆竹的外圈装有毒砂,毒砂用细砂或石粉与
毒药炒制而成;毒砂与爆竹封糊严密,若水战用则在顶上装倒须枪,若陆战用就不必安装倒须枪;后火箭筒药线与爆竹相连。发射筒用大毛竹制成,旧称之为“溜子”。使用时,先点燃前火箭筒,往返装置射出,倒须枪刺入敌船帆,并钩住,敌方必齐往救,而爆竹爆炸,毒砂溅洒,伤敌眼睛,其后火箭筒发动,飞回本营,使敌方莫知所以,造成恐慌。飞空砂筒的设计思想确实是巧妙高明,令人赞叹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