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科,
颌针鱼目的1科,共有8属50种,通称飞鱼,体型较短粗,稍侧扁,吻短钝,口端位,两颌具细齿,有些种类
犁骨、
腭骨或舌上具齿,鼻孔两对,较大,紧位于眼前,体色一般背部较暗,为热及暖温带水域集群性上层鱼类,以太平洋种类为最多,印度洋及大西洋次之。
简介
飞鱼科,共有8属50种,通称飞鱼,为热带及暖温带水域集群性上层鱼类,以
太平洋种类为最多,
印度洋及
大西洋次之,
中国及临近海域记录有6属38种,以
南海种类为最多。飞鱼体型较短粗,稍侧扁,吻短钝,口端位;飞鱼由于发达的肩带和胸鳍,以及尾鳍和腹鳍的辅助,能够跃出水面,滑翔可达100米以上。
本科为温热带海洋上层鱼类,喜结群,有趋光性。一般个体体长不超过300mm,最大的可达450mm。游泳迅速。飞鱼有时接近水面,尾鳍急剧摆动,使身体迅速前进,然后跳出水面,把胸鳍张开并在空中作滑翔飞行。其动力主要来自尾部。飞鱼能跃出水面1~2m,滑翔10余秒,至100~400m远处落水。飞鱼常成群游动,数百尾飞鱼成群跃出水面飞期的景象蔚为壮观。飞鱼在近海多海藻的区域产卵;卵较大,有丝状突出物。以较大形浮游生物为主食。常受中上层凶猛鱼类的追捕,如鲯鳅、鲨等。全世界有7或8属52种。本科产江苏省有2属。
外形特征
体略呈梭形,背部及腹部颇微凸出,头很短,背部平坦,腹面甚狭。吻知眼大,侧位而高。牙细,上下颌牙成狭带状。体被圆鳞,鳞较大。侧线位很低,近腹缘,其端不达尾鳍基部,侧线鳞54-66(8~10/4)。背12~14,位靠后。胸鳍很发达,宽大,平置时可臀鳍最末端鳍条的尖端。腹鳍大,平置时约可臀鳍基底末端。臀鳍小,与背鳍略相对,尾鳍叉,下叶较上叶长。
1、体型较短粗,稍侧扁;吻短钝,口端位;两颌具细齿,有些种类犁骨、
腭骨或舌上具齿。
2、鼻孔两对,较大,紧位于眼前;
鳃膜与鳃峡不相连,鳃膜条骨9~12;上咽部具齿丛;鳔大向后延伸;无
幽门盲囊;被大圆鳞,易脱落,头部多少被鳞;
侧线低,近腹缘。
3、
臀鳍位于体后部,约与
背鳍相对无
鳍棘;
胸鳍特别长最长可达体长的3/4,呈翼状一般可达或超过背鳍起点;有些种类腹鳍发达,
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
4、体色一般背部较暗,腹侧银白色,
胸鳍色各异,有黄暗色斑点,或淡黄色,或具淡黄白色边缘,或条纹。
5、产浮性卵,卵膜上具突起,或长丝状突起。有些种类有季节性近海
洄游习性,形成渔汛。
生态习性
近海或浅海域表层鱼类。润游性。能从水面跃出且做长距离滑行。主要摄食桡足类及端足类等浮游生物。卵其黏丝,可附着于漂浮物或底海藻上。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非洲东岸至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昆士兰省。我国产于台湾近海、南海。
飞行原理
飞鱼的“
飞行”其实只是一种滑翔而已。科学家们用摄影机揭示了飞鱼“飞行”的秘密,结果发现,飞鱼实际上是利用它的“飞行器”尾巴猛拨海水起飞的,而不是像过去人们所想像的那样,以为是靠振动它那长而宽大的胸鳍来飞行。飞鱼在出水之前,先在水面下调整角度快速游动,快接近海面时,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这时很像一艘潜水艇,然后用强有力的尾鳍左右急剧摆动,划出一条锯齿形的曲折水痕,使其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力,促使鱼体像箭一样突然破水而出,起飞速度竟超过18米每秒。
飞出水面时,飞鱼立即张开又长又宽的胸鳍,迎著海面上吹来的风以大约15米/秒的速度作滑翔飞行。当风力适当的时候,飞鱼能在离水面4~5米的空中飞行200~400米,是世界上飞得最远的鱼。有人曾在热带大西洋测得飞鱼最好的飞翔记录:飞行时间90秒,飞行高度10.97米,飞行距离1109.5米。
当飞鱼返回水中时,如果需要重新起飞,它就利用全身尚未入水之时,再用尾部拍打海浪,以便增加滑翔力量,使其重新跃出水面,继续短暂的滑翔飞行。显而易见,飞鱼的“翅膀”其实并没有扇动,而只是靠尾部的推动力在空中作短暂的“飞行”。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飞鱼的尾鳍剪去,再放回海里,由于它没有像鸟类那样发达的胸肌,不能扇动“翅膀”,所以断尾鳍的飞鱼再也不能腾空而起了。
飞行原因
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飞鱼的飞翔,大多是为了逃避金枪鱼、剑鱼等大型鱼类的追逐,或是由于船只靠近受惊而飞。
海洋鱼类的大家庭并不总是平静的,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中小型鱼类,是鲨鱼、鲜花鳅、金枪鱼、剑鱼等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飞鱼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一种十分巧妙的逃避敌害的技能:跃水飞翔,可以暂时离开危险的海域。因此,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只有遭到敌害攻击时,或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的刺激时,才施展出这种本领来。但有时候,飞鱼由于兴奋或生殖等原因也会跃出水面,有时候飞鱼则会无缘无故地起飞。当然,飞鱼这种特殊的“自卫”方法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在海上飞行的飞鱼尽管逃脱了海中之敌的袭击,但也常常成为海面上守株待兔的海鸟,如“军舰鸟”的“口中食”。
飞鱼就是这样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钻入海中,用这种办法来逃避海里或空中的敌害。
代表种类
少鳞燕鳐
飞鱼科的一种。大洋暖水性上层鱼类。体中等大,略呈梭形、侧扁。头短钝,背部宽阔,腹面狭窄。吻短,眼大而圆,侧位高。两颌等长,颌牙呈叉形,多行排呈带状。体被圆鳞,胸鳍长大,可达背鳍后方。腹鳍长,可超过臀鳍后方。尾鳍深叉型;下叶长于上叶。头背部深青色,吻部较淡,腹侧银白,各鳍色较淡。以食浮游动物为主。分布于中国南海,新加坡、南洋群岛等海域。体长多为250~300毫米。
真燕鳐
真燕鳐(Prognichthys agooz),隶于飞鱼科真燕鳐属。
体长而扁圆,略呈梭形;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400~1500克。背部颇宽,两侧较平至尾部渐变细,腹面甚狭;头短,吻短,眼大,口小。胯骨有牙,牙细,上下颌成狭带状。背鳍一个,于体的后部与臀鳍相对;胸鳍特长且宽大,可达臀鳍末端;腹鳍大,后位,可达臀鳍末端;两鳍伸展如同蜻蜒翅膀。侧线位极低,近于腹缘。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被大圆鳞,鳞薄极易脱落。头、体背面青黑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及臀鳍灰色,胸鳍及尾鳍浅黑色。
侧线位低,侧线鳞54~66个。暖温性
中上层鱼类,常成群,喜近水面
游泳,常跃出水面,借胸鳍伸展而滑翔一定距离,有时可达几十米,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
东海北部、黄海和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