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官名。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置仗内六厩,由宦官充任主管飞龙厩御马的使职,又称“飞龙厩使”“飞龙院使”。
安史之乱后,飞龙使权利扩大,统掌内厩马匹。飞龙使除饲养调习御马、领有部分地方
监牧之外,还掌控训练部分宫内骑兵部队。自
后梁以来飞龙使由武臣出任,
五代时期与
小马坊使合并,改为左飞龙院使。
宋改飞龙使为骐骥使,领有
宿卫骑兵。
唐朝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置仗内六厩,其中飞龙厩以宦官充使。安史之乱后飞龙使取代闲厩使,统掌内厩马匹。敦煌文书《记室备要》卷中“贺飞龙使”条描述其职云:“耀天驷于重霄,克由仁政;跃云龙于中禁,实惬宸心。”
飞龙院是飞龙使的署衙,位于大明宫北部。其僚佐有飞龙副使,都判官、判官等。飞龙厩分左、中、右三厩,禁中另有囤积草料的飞龙草场,占地宽广。飞龙使领有部分地方监牧,如旧楼烦监牧等。飞龙厩中服杂役者泛称飞龙小儿,除饲养调习御马之外,还进行军事训练,相当于宦官控制的骑兵部队。开元十三年(725),玄宗加高力士为内飞龙厩大使,天宝十一载(752)高力士以飞龙兵平定京师邢縡之乱;宝应元年(762),宦官程元振以飞龙兵诛张皇后,迎立代宗。其后飞龙兵多次参与宫廷政变。神策军入为禁军之前,飞龙使地位与射生使相当。宪宗以后,射生军并入神策军,因掌马厩之故,飞龙使仍长期设置,地位颇高。马存亮、杨复恭等皆以神策中尉、枢密使降职为飞龙使。
除飞龙使外,唐代宣徽院下另有饲养皇帝所乘御马的小马坊使。唐末权宦
田令孜懿宗时曾任此职。僖宗即位后,尊田令孜为亚父,小马坊地位提升很快。后梁以武臣为飞龙使,改小马坊使为天骥使,二使并掌马政。后唐立国之初,依旧为飞龙使、小马坊使。明宗长兴元年(930),改飞龙院为左飞龙院,小马坊为右飞龙院,其长官分为左、右飞龙院使,例由武臣充使。后晋、后汉、后周沿袭不改。
辽朝置为北面飞龙院长官,为诸厩长官之一。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左、右飞龙使为左、右天厩使,雍熙二年(985)又改称左、右骐骥使。骐骥使依然领有宿卫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