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是由美国Participant传媒出品的94分钟纪录片。该片由
罗伯特·肯纳执导,
迈克尔·波伦、埃里克·施劳斯主演,于2009年6月12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美国的粮食供应被少数企业控制,他们经常是重视利润高于一切,将其他的诸如顾客的健康,美国农民的生计,工人的安全和城市的环境,都弃之于不顾。在市场上能看到比普通的鸡胸脯更大的肉,毫无瑕疵的猪排,抗药性的大豆种子,就算是西红柿也很难变坏。但是也在其看似完美的背后,发现了新菌株大肠杆菌——这种有害的细菌使得每年美国至少有73000名美国人因此得病。美国的肥胖问题也很突出,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间,还有就是一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间。
幕后制作
影片的拍摄手法是通过采访一些专家,比如埃里克·施劳斯(《
快餐王国》的作者),迈克尔·波伦(《杂食者的两难处境》的作者)表达导演的观点。还有就是随着社会企业家的对话,展示一些前瞻性思考,比如酸奶公司Stonyfield的加里·赫士伯格,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雪兰多山谷,Polyface农场的乔·萨拉丁。《食品内幕》揭露了食品业令人震惊的真相,包括人们吃的东西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和国家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
美国一些食品的包装上印有牲畜在绿油油的草场里啃食的图案,让人感觉食品产地天然、卫生、没有受到工业污染。但是,《食品公司》告诉观众,这是一种假象。影片告诉观众,美国畜牧业广泛运用工业技术饲养牲畜,这些技术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引起肥胖、糖尿病、沙门氏菌感染等,还导致环境污染。
迈克尔·波伦在影片中说,把牲畜集中圈养的工业化饲养方式“依赖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导致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一些疾病”。美国几家大型肉制品企业均拒绝摄制组拍摄它们的生产过程。影片中出现的一些牲畜饲养场所由在那里工作的工人偷拍。画面显示,那些饲养场空间狭窄。马里兰州农场主卡萝尔·莫里森同意摄制组的拍摄要求。镜头显示,她饲养的鸡运往市场销售前已经快要死掉或要病倒。莫里森说,出现这种状况部分原因是饲料中有使牲畜体重迅速增加的抗生素。片中提到一家为大型连锁超市供货的农场。影片解说词说,这家农场之所以会生产有机产品,是因为有市场需求。
主创团队
演员表
职员表
主创人员参考资料
主创单位
获奖记录
发行信息
作品评价
纪录片《食品公司》所记录的“内幕”让很多人觉得“触目惊心”,一时间对现代食品工业的愤怒再次被点燃。它实际上不是一部“科学纪录片”,而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讨伐。但因为种种原因,观众似乎并不关注“资本主义”,而更在乎借助这个纪录片来判断自己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
撇开了政治经济问题,这部纪录片一开始指出,食品生产加工方式的变化比以前10000年中发生的还要大,隐含了“变化就是不好的”的潜台词。这个潜台词忽略了一点: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几乎每个领域的变化都比过去10000年的要多。事实上,变化不是问题,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东西是好是坏才是问题。但片子却回避了这一点。很多人一谈到食物的问题,必定追求“自然”。问题是,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一种“非自然”的活动。
影片另一个煽情点是工业化养鸡方式,如果影片讨论的是“动物福利”,这些说法应该算是很有力的。可在食品的问题上,只需要讨论这样的鸡肉“有没有营养”,“有没有害”,“卖多少钱”。《食品公司》无心回答这些问题。制作者再一次通过“煽情”来传达自己的“理念”。观众们一旦接受这些煽情,往往会忽略那些本该是基本常识的东西。
当然,现代食品工业本身并非毫无问题,但是社会需要的是如何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反对。当《食品公司》仅仅被当成批判资本主义的样本时,它或许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要靠它来探究餐桌的奥秘,就不太恰当了。(《新京报》评)
电影通过意味深长的画面,讽刺性的对话和巧妙的手法,将电影美学和食物这一严肃的话题结合在一起。两位主角,施劳斯和波伦带领观众,走入不为人知的“食品地狱”。不过乔·萨拉汀,也为影片带来希望的曙光,告诉观众如何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可以挽救美国的农业和人们可怜的消化系统。电影很需要萨拉汀这样充满热情和逻辑的想法,来看待问题的多面性。
《食品内幕》从各种层面的关系上披露了食品业的问题,从美国农业部薄弱的监管能力,到企业和主管农业谁能在政府中得到关键的职位。但电影真正触动人心的还是它将一个庞大的食品产业,用一个亲和、个人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意识到,在食品上的消费确实是一个多重性的选择。(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