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诜(shēn)少好医学及炼丹术,曾师事孙思邈学习阴阳、推步、医药。举进士,
睿宗在藩,召充侍读。长安(701~704)中为同州刺史,故人称孟同州。神龙初(约705年),致仕归
伊阳之山隐居,但以
药饵为事。撰《补养方》三卷,经张鼎增补,改名《食疗本草》三卷,现存敦煌
莫高窟发现之抄本残卷及近人辑佚本。
张鼎,唐代药学家。号悟玄子。生活于公元七世纪。补
孟诜之《食疗本草》不足者89种,并旧为227条,皆具治病之效,凡三卷。《医心方》录“悟玄子张”之食疗品条文即其所增。另《
新唐书·艺文志》载其《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名衔、卷帙并同《
新修本草》,或言张氏亦曾参加《新修本草》的
撰写。
据残卷所录,原书采用朱、墨两色分书。如
药名、各方前的“又”“又方”及分隔
句段的圈点皆用
朱色书写。所载药物按类编排,药名下注药性(温、平、寒、冷),不注药味;次载功效、禁忌及单方等,其间或夹有药物形态、修治、产地等论述。有些
药条内容被“案”或“案经”字样分作前后两部分。
残卷中的“案经”,在《证类本草》中均作“谨按”,一般认为此下文字系张氏增补。书中收载了不少当时本草文献未载之食药,如
鳜鱼、
鲈鱼、
石首鱼、
胡荽、
白苣、
绿豆、
荞麦等。又记述了动物
脏器疗法和藻菌类植物的
食疗作用。所录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反映了
亚洲中部地区使用食疗品的情况。
《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食疗专著,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
营养学的原理相一致,对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本书共3卷。唐代著名
医药学家
孟诜(shēn)撰,张鼎增补改编。约
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
修治、产地等。首载
菠薐、
胡荽、莙荙、
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
脏器疗法与
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
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原书早佚,1907年于敦煌莫高窟发现残卷(卷轴),仅存26味药物,此本为
后唐时抄本。
1931年范凤源删去中尾辑本的校注及旁注假名,录取正文,以《
敦煌石室古本草》为名刊印。
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古代
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著,对多数食物疗效和食用药品合理应用的阐述切合实际,至今仍有较高价值。